

1.
動詞
由于疏忽大意而漏掉或丟失。
2.
名詞
丟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
3.
動詞
遺漏。
4.
動詞
留下,特指死人留下的。
5.
動詞
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或精液)。
1.
遺失;丟失。
1.出自《莊子·天地》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
2.出自《淮南子·說林訓》猶客之乘舟,中流遺其劍,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類亦甚矣。
3.出自《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一日早晨,行至陳留地方,偶然去坑廁出恭,見坑板上遺下個青布搭膊。
4.出自《老殘游記》只是儒教可惜失傳已久,漢儒拘守章句,反遺大旨。
2.
遺漏。
1.出自《荀子·王制》上收而養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無遺。
2.出自《新唐書辨中》鄠縣令崔發系獄,遇赦不原。張仲方訟之曰:“鴻恩將布於天下,而不行御前;霈澤始被於昆蟲,而獨遺崔發。”
3.出自《捕蝗謠》家科戶斂入囊橐,按籍征收無一遺。
4.出自《晚晴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周總理》他把這篇關系到我們的黨和國家的百年大計的政府工作報告,一字不遺地從頭到尾朗讀了下去。
3.
指失物。
1.出自《荀子·正論》風俗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遺。
2.出自《后漢書·循吏傳·劉矩》其有路得遺,皆推尋其主。
3.出自《漢高祖功臣頌》拾代如遺,偃齊猶草。
4.
指散逸的典籍。
1.出自《漢書·武帝紀》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
5.
缺漏;失誤。
1.出自《呂氏春秋·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無遺者。
2.出自《宋書·何偃傳》今雖廟算無遺,而士未精習。
3.出自《典故紀聞》古人不虧小節,故能全大功;不遺細行,故能成大德。
6.
遺棄;舍棄。
1.出自《論語·泰伯》君子篤于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2.出自《求通親親表》未有義而后其君,仁而遺其親者也。
3.出自《苕溪草堂四十三韻》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4.出自《白雨齋詞話》讀古人詞貴取其精華,遺其糟粕。
7.
遺忘。
1.出自《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
2.出自《莊子·大宗師》志其肝膽,遺其耳目。
3.出自《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陳琳》愛客不告疲,飲?遺景刻。
4.出自《廣陽雜記》我向聞其人,而遺其人之名,先生猶憶得否?
8.
遺留。
1.出自《國語·魯語上》臣聞圣王公之先封者,遺后之人法,使無陷於惡。
2.出自《史記·孝文本紀》太仆見馬遺財足,余皆以給傳置。
9.
剩馀,未盡。
1.出自《詩·大雅·云漢》周余黎民,靡有孑遺。
10.
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
1.出自《藝苑卮言》盧、駱、王、楊,號稱四杰,詞旨華靡,固沿陳隋之遺,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
11.
離開,脫離。參見“遺世”。
1.出自《游天臺山賦》非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
2.出自《贈從弟司庫員外絿》詩皓然出東林,發我遺世意。
3.出自《海月辯公真贊》人皆趨世,出世者誰?人皆遺世,世誰為之?
4.出自《白雨齋詞話》”三湘夢“三句推開說,先生其有遺世之心乎。
12.
墮,落下;下垂。參見“遺泣”。
1.出自《留別武陵袁丞》詩桃花遺古岸,金澗流春水。
2.出自《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憶昔四女下天來,遺鬟墮髢根厐鴻。
13.
專指死人留下的。參見“遺孤”、“遺囑”。
1.出自《夢珂》但不幸的事,還毫不容情接踵的逼來,第二年他妻子便在難產中遺下一個女孩死了。
14.
指帝王臨終遺命。
1.出自《三國志·吳志·張昭顧雍等傳論》張昭受遺輔佐,功勛克舉。
2.出自《宋書·謝晦傳》及圣體不預,穆卜無吉,召臣等四人,同升御床,顧命領遺,委以家國。
3.出自《野獲編·內閣三·閣部重輕》迨今上沖年,張江陵以受遺當阿衡之任。
15.
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參見“遺矢”。
1.出自《漢書·東方朔傳》先是,朔嘗醉入殿中,小遺殿上,劾不敬。
2.出自《閑情偶寄·居室·房舍》至于溺之為數,一日不知凡幾,若不擇地而遺,則凈土皆成糞壤。
3.出自《香祖筆記》金剛鉆形如鼠糞,色青黑如鐵石,產西域諸國,在鷙鳥海東青所遺糞中。
4.出自又如:夢遺。參見如:夢遺。
16.
指便溺。
1.出自《朝野僉載》周右拾遺李良弼自矜唇頰,好談玄理,請使北蕃說骨篤祿。匈奴以木盤盛糞飼之,臨以白刃。弼懼,食一盤并盡,乃放還。人譏之曰:“李拾遺,能拾突厥之遺。”
2.出自《新世說·捷悟》俄見犬自廁出,因思向食犬食,必雜遺其中。
17.
廢止。
1.出自《呂氏春秋·情欲》荊莊王好周游田獵,馳騁弋射,歡樂無遺。
1.猶雕刻。
1.猶刊刻。
1.雕在玉器上的紋飾。
1.猶雕刻。引申為精心推敲文字。
1.車轂上用皮革纏束的彩色紋飾。
1.猶哄騙。
1.獲得(利潤)。
2.贏得;博得。
1.騙人的辦法。
1.騙取,哄騙。
1.騙取。
1.騙取。
1.獲取利潤;掙得錢財。
1.指演唱賺曲的腳色。
1.亦作"賺煞"。
2.贏得,博得。
1.見"賺殺"。
1.獲利。
1.利潤。多用于口語。
1.欺騙;騙去。
1.猶誘騙。
1.書信結尾問候語。多用于文人﹑作家。
1.撰寫碑文。
1.備具﹐備置。
1.見"撰辭"。
1.亦作"撰詞"。
2.撰寫文詞。
1.編集;編纂。
2.寫作;記述。
1.編定;寫定。
1.起草;作文。
1.編集。
1.猶撰集。
1.編成。
1.撰寫而勒刻。
1.編定﹐鐫刻。
1.賺錢。
1.編寫著錄。
1.撰寫擬定。
1.書信末尾的問候語。多用于文人﹑作家。
1.賺錢。
1.作者。
1.擇日。
1.著述。
1.猶構思。語本《楚辭.招魂》"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1.寫文章。
1.寫作。
1.亦作"撰修"。
2.書寫;編撰。
1.猶撰述。
1.撰寫續編。
1.選韻。
1.創作;編制。
2.臆造;捏造。
1.見"撰杖捧履"。
2.執教。
1.謂侍奉長者。語本《禮記.曲禮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陳澔集說"氣乏則欠,體疲則伸;撰,猶持也。此四者皆厭倦之容,恐妨君子就安,故請退。"本謂長者坐久而持杖履﹐有厭倦起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