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石磨。
1.出自《論衡·說日》其喻若蟻行於硙上,日月行遲,天行疾,天持日月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反西旋也。
2.出自《送友人往宜春》詩野橋喧硙水,山郭入樓云。
3.出自《新唐書·宦者傳上·高力士》都北堰灃列五硙,日僦三百斛直。
4.出自《事物紀原·農業陶漁·硙》《世本》曰:“公輸般作硙?!苯褚缘b谷,首自山而東謂之硙,江浙之間或曰礲,編木附泥為之,所以破谷出米矣。
2.
切磨;磨碎。
1.出自《太玄·疑》陰陽相硙,物咸雕離。
2.出自《齊民要術·法酒》大州白墮曲方餅法:谷三石,蒸兩石,生一石,別硙之,令細,然后合和之也。
3.出自《蝸廬》詩有書懶讀吾堪愧,睡起何妨自硙茶。
4.出自《本草綱目·谷三·大豆》大豆有綠褐黑三種,有大小兩類,大者出江浙、湖南、湖北,小者生他處,入藥力更佳,又可硙為腐食。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罇以盛酒﹐俎以置肉。
2.借指宴席。
1.一種球窩軸承。
1.樽和罍。泛指酒器。
1.即鐏臼。
1.樽俎。借指宴席﹐宴會。
1.野雞名。
1.聲音繁雜。
1.亦作"噂"。
2.議論紛紛。
3.喧嘩吵鬧。
4.攻訐詆毀。
5.冗長拖沓。
1.亦作"噂銼吃"。
2.謂當面談笑,背后憎恨。
1.猶譖毀。
1.唐李商隱《李賀小傳》"長吉氣絶,嘗所居窗中,勃勃有煙氣,聞行車噂管之聲。"噂管,形容管鑰之聲◇因以"噂管行車"作為對文人才士死去的頌美之詞。
1.爭論。
1.蟬鳴聲。
1.相聚議論。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
2.象聲詞。形容清亮的聲音。
3.象聲詞。蟬鳴聲。
1.聚語貌。
2.形容嘈雜聲。
1.見"噂沓"。
1.見"噂沓背憎"。
1.裁減。
1.猶撙詘。
1.猶克扣。
1.節約用度。
1.抑制;節制。
2.節省;節約。
3.調節;料理。
1.節制;謙遜。
1.猶屈辱。
1.控制馬勒﹐使馬就范。
1.節約用度。
1.猶撙銜。
1.節儉。
1.節制﹐減省。
1.聚集貌。撙﹐通"僾"。
1.猶搜刮。
1.跳動貌。
1.昨天;昨晨。
1.昨天。
1.見"昨兒個"。
1.亦作"昨兒格"。
2.昨天。
1.今天的前一天。
1.昔日之非。
1.往昔的軌跡;往跡。
1.復姓。北周有昨和善。見《金石萃編.圣母寺四面象碑》。
1.近來。
1.昨晩。
1.初生兒。比喻幼稚無知。
1.方言。昨日。
1.去年。
1.從前。
1.今天的前一天。
2.過去;以前。
1.昨天。
1.今天的前一天。
2.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