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穨”。亦作“頹”。亦作“頺”。
2.
崩潰,坍塌。
1.出自《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2.出自《韓忠獻挽辭》木稼曾聞達官怕,山頹果見哲人萎。
3.出自《小滄浪筆談》碑中偏西裂寸許,前知縣事泰州宮懋讓镕鐵束之,得以不頹。
4.出自《牡丹亭?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3.
墜落。
1.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逢紛〉》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暗暗而日頹。
2.出自《新唐書·李嗣業傳》嗣業提步士升山,頹石四面以擊賊,又樹大旗先走險,諸將從之。
3.出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紅日將頹,余思粥,擔者即為買米煮之,果腹而歸。
4.
謂水向下流。
1.出自《史記·河渠書》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余里間。井渠之生自此始。
2.出自《九嘆·憂苦》菀彼青青,泣如頹兮。
3.出自《王仲宣誄》經歷山河,泣涕如頹。
5.
流逝。
1.出自《楚辭·九章·悲回風》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2.出自《魏書·彭城王勰傳》向宴之始,君臣肅然,及將末也,觴情始暢,而流景將頹,竟不盡適。
6.
敗落;衰退。
1.出自《前出師表》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2.出自《宋書·孔琳之傳》斯道或替,則憲綱其頹。
3.出自《古風》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4.出自《茶香室三鈔·九歲女子割股》按仲山既以生降,頹其家聲,仲山之女又遺臭千古。
7.
破敗。
1.出自《文選·王褒〈洞簫賦〉》攪搜?捎,逍遙踴躍,若壞頹兮。
2.出自《祭古冢文》黃腸既毀,便房已頹,循題興念,撫俑增哀。
3.出自《卜居》詩頹檐斷柱不相締,瓦墜散地梁架虛。
8.
疾病。
1.出自《宋書·謝靈運傳》藝菜當肴,采藥救頹。
9.
下垂貌;凹下貌。
1.出自《射雉賦》彤盈?以美發,紛首頹而臆仰。
2.出自《文選·木華〈海賦〉》????淪而滀漯,郁沏迭而隆頹。
3.出自《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髹其肉皮通?臀,頹胸垤腹車掀轅。
4.出自《鎮陽殘杏》詩猶堪攜酒醉其下,誰肯伴我頹巾冠。
10.
恭順貌。
1.出自《禮記·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顙,頹乎其順也。”
2.出自《南山詩》或覆若曝鱉,或頹若寢獸。
11.
詈辭。惡劣之義。
1.出自《西廂記》我這頹證候,非是太醫所治的。
2.出自《狂鼓史》你那頹丞相膫子朝南,我的膫子朝北。
12.
雄馬的生殖器。
1.出自《耍孩兒·借馬》套曲有汗時休去檐下拴,渲時休教侵著頹。
13.
頭禿貌。參見“頽然”。
1.出自《四皓》詩頹然此四老,上友千載魂。采芝商山中,一視漢與秦。
2.出自《凌豐叔哀辭》才四十,頹然如老翁。
14.
通“堆”。聚集;堆集。參見“頽沓”。
1.出自《征西大將軍京陵王公會射堂皇太子見命》詩芒芒太極,玄化煙煴。頹形成器,凌象垂文。
2.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蠻復圍成都,夜穿西北隅,犁旦乃覺,即頹茭火于堧,蠻皆死穴中。
15.
旋風;龍卷風。
1.出自《詩·小雅·谷風》習習谷風,維風及頹。
16.
指壞家伙。
1.出自《殺狗勸夫》你兩個若沒俺哥哥,怕不餓殺你這頹!
17.
指破壞。
1.出自《權書下·孫武》勾踐不頹舊冢而吳服,田單譎燕掘墓而齊奮。
1.婚配。
1.婚姻門第。
1.婚姻;嫁娶。
2.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婚禮和冠禮。
2.指婚冠的年齡,喻年少。
1.結婚與作官。
1.婚禮;結婚。
1.親家。
泛指男女婚事。
結婚儀式舉行~。
①結婚的年數他倆的~已有50年。②法定的結婚年齡他倆今年剛夠~。
1.婚配。
1.妻。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結婚的日期。
1.議婚的書信。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嫁娶;結婚。
結婚時新娘穿的一種特制的禮服。
1.娶妻成家。
舊式結婚證書 。
1.舊時訂婚,由男女家寫明訂婚者姓名﹑生辰年月﹑家庭身份等,互相交換的柬帖。
指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戀情。
1.指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結婚的儀式。
1.男女結為夫妻。因,通作"姻"。
規定有關婚姻和家庭制度的法律。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朋友。
1.有婚姻關系的家族。
1.昏暗困頓。
1.糊涂不清。
1.迷惘昏亂。
1.惑亂褻瀆。
1.迷糊不清。
1.亦作"惽惽"。
2.精神昏暗;神志不清。
3.指晦昧不明。
4.專一;專心致志。
1.亦作"惽惽罔罔"。
2.猶言昏昏沉沉。昏亂無知的樣子。
1.糊涂困惑。
1.昏亂沮喪。
1.糊涂;不明事理;迷糊不清。
1.亦作"惽亂"。
2.昏亂。
3.紛亂。
1.頭腦糊涂,眼睛昏花。形容年老體衰。
1.老朽昏庸。
1.昏暗而不明事理。
1.見"惛懵"。
1.亦作"惛瞢"。
2.迷糊不清。
1.昏迷。
1.糊涂荒謬。
1.神智不清貌。
1.昏暗閉塞。
1.昏亂的流俗。
1.亦作"惽恌"。
2.嘩亂,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