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窈窕”。〈書〉①(女子)文靜而美好;(妝飾、儀容)美好。②(宮室、山水)幽深。
1.
間隙;不充滿。
1.出自《荀子·賦》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郗穴而不逼者與?
2.出自《呂氏春秋·適音》不充則不詹,不詹則窕。
3.出自《大戴禮記·主言》七者布諸天下而不窕,內(nèi)諸尋常之室而不塞。
2.
輕;細小。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則和於物。
2.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夫天子省風以作樂,小者不窕。
3.出自《文心雕龍·總術(shù)》伶人告和,不必盡窕槬之中。
3.
閑暇。
1.出自《司馬法·嚴位》凡戰(zhàn),擊其微靜,避其強靜;擊其倦勞,避其閑窕。
4.
過分;虛夸。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疑之母親疑,以疑為能相萬乘所不窕也。
5.
美;美色。參見“窈窕”、“窕窈”。
1.出自《方言》窕,艷美也。陳、楚、周南之間曰窕,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間,凡美色或謂之好,或謂之窕。
6.
通“挑”。參見“目窕心與”。眉目傳情,內(nèi)心相許。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fā)〉》使先施、徵舒、陽文、段干、吳娃、閭娵、傅予之徒,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7.
見“窕窕”。遠離貌;睽違貌。
1.出自《憶云之》詩為魚實愛泉,食辛寧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復論窕窕。
8.
見“窕邃”。幽深貌。
1.出自《東平賦》其居處壅翳蔽塞,窕邃弗章。
9.
引申為虛假、虛浮。參見“窕言”。
1.出自《韓非子·難二》語言辨,聽之說,不度於義,謂之窕言。
10.
見“窕窕”。幽深貌。
1.出自《蚊賦》避術(shù)術(shù)之廣除,據(jù)窕窕之濞帷。
1.幽雅的聲音。
1.蘭花。
2.古琴曲名。
1.深居懶散。
1.精深的義理。
1.周代昏亂之君幽王與厲王的并稱。
1.幽靜美麗。
1.僻遠。
1.寂靜的天空。
1.低劣;微賤。
1.幽深茂密的樹林。
1.深水中的魚。
迷信指鬼神幽靈似的空┬椋將軍天挺神武,幽靈所助。
1.牢獄。
1.暗流。
1.指墳墓。
1.卑微。亦指卑微而被埋沒的人才。
2.為自謙之詞。
1.謂北方大地。
1.猶韜光。隱藏行跡。
1.清越的樂律。
1.沉淪;陷沒。
2.引申指死亡。
3.隱蔽﹑幽暗之處。
1.指死者在冥間所乘的車子。
1.陰暗。
1.猶繁茂。
1.死亡。
1.幽靜美麗。
2.幽雅美妙。
1.猶幽昧;隱微。
1.昏暗不明。
1.憂痛,悲苦。
1.玄妙之門。指精神寄托之所。
2.幽深的門戶。
3.胃與十二指腸相通的部分。中醫(yī)為七沖門之一。
1.抑郁煩悶。
1.憂悶。
1.猶幽暗,暗昧。
1.憂愁之夢。
2.隱約的夢境。
1.指平靜的流水。
1.亦作"幽秘"。
2.深奧;神秘。
3.指神秘之事。
1.秘密。
2.猶茂盛,茂密。
1.亦作"幽渺"。亦作"幽妙"。
2.精深微妙。
1.見"幽眇"。
1.見"幽眇"。
1.指墓碑。
①指無形和有形的物像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②晝夜;陰陽祭日于壇,祭月于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③指生與死,陰間與陽間師生恩義,邈若河山,遂成幽明永隔矣|人神幽明絕,朋好云雨乖。④善惡與賢愚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
1.玄遠;微妙。
2.幽暗;黑暗。
3.引申為暗地里,暗中。
4.暗昧;昏庸。
5.幽僻;荒遠。 6.地府;陰間。 7.借指死者。
1.墓志銘。
1.指深水。
1.幽靜之境。
2.指死者。
1.同"幽默"。
①寂靜無聲孔靜幽默。②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充滿幽默的笑|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則是讓你笑了以后想出許多道理來。
1.昏暗的傍晩。
1.靜思;深思。
1.幽居無偶的女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