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娑羅樹”。常綠喬木,高可達50余米,葉子長卵形,花淡黃色,樹脂有香氣。原產印度。木材紫褐色或淡紅色,可以做建筑材料。[娑羅,梵sāla]。
2.
見“婆娑”。①盤旋舞蹈的樣子。②樹枝紛披的樣子。③淚水下滴的樣子。
1.
舞貌。參見“婆娑”。
1.出自《詩·陳風·東門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2.出自《四子講德論》婆娑嘔吟,鼓掖而笑。
3.出自《野獲編·禮部二·女神名號》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蓋言巫降神時,按節而歌,比其舞貌也。
4.出自《西施·玉峰公?席上贈施校書》詞闌花簌簌聞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5.出自《高粱葉上的詩》高粱穗結出紅雙喜,高粱葉子舞婆娑。
6.出自《秦并六國平話》但見歌喉清亮,舞態婆娑。
7.出自《玉簪記·譚經》看鏡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虛度,老大蹉跎。
2.
挑逗。
1.出自《焚兒救母》鬧清明鶯聲婉囀,蕩花枝蝶翅蹁躚,舞東風剪尾娑人。
3.
飄動、輕揚貌。參見“娑娑”。
1.出自《后漢書·張衡傳》修初服之娑娑兮,長余佩之參參。
2.出自《高句麗》詩傾杯覆碗漼漼,垂手奮袖娑娑。
3.出自《梁書·文學傳下·劉杳》〔杳〕嘗於約坐語及宗廟犧樽,約云:“鄭玄答張逸,謂為畫鳳皇尾娑娑然,今無復此器,則不依古。”
4.
助詞。
1.出自《世說新語·雅量》〔庾子嵩〕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兩娑千萬,隨公所取。”
1.指火正。
1.指南海。
1.佛教語。梵語yama的音譯。主管地獄之王。
1.炎帝神農氏的省稱。
1.酷熱。
1.灼熱的泉流。
1.暑氣。
1.泛指南方邊遠地區。
1.猶炎暑。氣候極熱。
2.指溫度高。
3.比喻權貴。
4.比喻熱鬧。
1.炎熱的太陽。
1.郁熱潮濕。
1.傳說中的火山。
1.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燒。
2.指火。
3.指漢之火德。
1.火神。借指南方。
1.神話傳說中的熱石。
1.指南方的樹木。
1.灼熱。
1.酷熱。
1.趙宋自稱以火德王,故稱炎宋。
1.烈炬。
2.炎帝和燧人氏的并稱。
1.炎帝神農氏與帝堯的并稱。
1.形容熱氣上升。
1.指因火德而興的帝業。
1.指西南邊遠地區。
2.泛指南方。
1.酷熱的威勢。
2.比喻權勢。
1.暑氣。
1.指熾烈的日光。
2.比喻高熱。
3.比喻君恩。
1.指紅塵的喧擾。
1.指漢王朝的國祚。
1.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的并稱。
1.炎熱。
1.泛指南方山崖。
1.炎熱的煙氣。
1.灼熱貌。
2.火光猛烈貌。
3.色彩光艷貌。
4.氣勢興盛貌;向上貌。
5.權勢煊赫貌。 6.指功勛卓著。
1.形容權勢煊赫。
1.熾盛貌。
1.火焰。
2.比喻熱烈的情緒。
1.烈日。
1.火勢熾猛;熾烈的火焰。
1.火勢熾烈。比喻軍容威武。
1.泛指南方炎熱之地。
1.泛指南方邊遠地區。
1.猶夏雨。
1.指太陽。
2.指漢王朝的國祚。
1.悶熱。
1.炎熱。
1.暑月。
1.紅色的云。
1.五行家稱以火德而興的帝業之運。舊指劉漢﹑趙宋等皇朝。
1.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