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西南官話)玩;玩耍。
2.
動詞
玩弄,表演。
3.
動詞
施展;表現出來(多含貶義)。
4.
動詞
戲弄;捉弄。
5.
名詞
(Shuǎ)姓。
1.
玩耍,游玩;消閑取樂。參見“耍娘”、“耍令”。
1.出自《意難忘·美詠》詞長顰知有恨,貪耍不成妝。
2.出自《燕青博魚》元來是我兄弟燕二,大家耍一會。
3.出自《西游記》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
4.出自《儒林外史》你看這不是瘋了么?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為甚么這樣號淘痛哭是的?
5.出自《家》你去對姑媽說,你到我們屋里去耍,我把這件事詳細告訴你。
2.
戲謔;捉弄。
1.出自《漢宮秋》休煩惱,吾當且是耍,斗卿來便當真假。
2.出自《水滸傳》等他來時,誘他去糞窖邊,只做參賀他,雙手搶住腳,翻筋斗??那廝下糞窖去,只是小耍他。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張幼謙〕白白守了三個深夜,并無動靜。想道:“難道耍我不成?”
4.出自《紅樓夢》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別進去。那屋里人多心壞,都是耍咱們的。
5.出自《老張的哲學》老張慢慢的陳說:“老龍騙了我,而不是我有意耍八爺!”
3.
舞弄;使用武器、器物等。
1.出自《射柳捶丸》看了這部署每打拳耍棍,真?zhèn)€高強。
2.出自《兒女英雄傳》我可耍不上你那桿長槍來!
3.出自獨幕劇《放下你的鞭子》我的姑娘是我去年從蘇州買來的,長得標致,穿得漂亮,手能耍十八般武藝。
4.
施展;現出。多含貶義。
1.出自《林海雪原》你怎么耍開了孩子氣?
2.出自《東方紅》老漢逞著倔強,耍著別扭,暴露著自己矛盾的心情,直鬧得人們想笑又不敢笑。
3.出自又如:耍手藝;耍花招;耍態(tài)度;耍兩面派。
5.
苛刻。參見“耍峭”。
1.出自《寄李道人》詩跳過六輪中耍峭,養(yǎng)成三界外愚癡。
6.
賭博。參見“耍金耍銀”、“耍錢”。
1.出自《清異錄·花》劉??在國,春深令宮人斗花……負者獻耍金耍銀買燕。
2.出自《兒女英雄傳》人家都知道掙錢養(yǎng)家,獨他好吃懶做,喝酒耍錢。
3.出自《野草·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半夜要煨銀耳,侍候主人耍錢;頭錢從來沒分。
4.出自《冬兒姑娘》我妹妹沒有兒女。我妹夫就會耍錢,不做事。
1.猶言趁火打劫。
1.以暴力掠奪。
1.在器物上嵌金作為裝飾。
1.在危急情況下突擊救護。
1.骰子游戲的一種名目。六顆骰子﹐按一定的點色組織﹐定出"開"數(猶分數)﹐比賽誰的"開"數多﹐稱作"搶快"。
2.爭先求快。
1.竹籬笆。
1.搶劫擄掠。
搶劫;劫掠燒殺搶掠|搶掠民財。
1.放下;翻轉。
1.骨牌游戲的一種。
1.特出的才能。亦指才能特出之士。
2."翹材館"的省稱。
1.《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引逸詩"翹翹車乘,招我以弓。"后因謂禮聘賢士的車子為"翹車"。
1.猶虔誠。
楚荊木。高出雜樹的荊木。《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后用翹楚”比喻優(yōu)秀特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翹楚可敬|推為小說之翹楚。
1.盼望等待。
1.《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引逸詩"翹翹車乘,招我以弓。"杜預注"古者聘士以弓。"后因以"翹弓"為禮聘賢才的典實。
1.《文選.左思》"翹關扛鼎,拚射壺博。"李周翰注"翹﹑扛皆舉也。關,門關也。"后用作武試科目名。
1.漢公孫弘為宰相,設翹材館,以羅致天下人才。見《西京雜記》卷四◇因以"翹館"謂招致才學穎異之士的館舍。
1.謂舉發(fā)別人過失。
1.謂惶悚不安地盼望。
1.高聳貌。
1.遠懷系念。
1.行步矯捷。
1.崇敬。
1.上舉。
2.猶特出。
1.見"翹俊"。
1.亦作"翹俊"。亦作"翹雋"。
2.才智出眾的人。
1.方言。木板﹑紙張等的平面受濕再變干而不平。
1.舉足跳躍。語本《莊子.馬蹄》"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1.翹陸。
1.聰慧,聰穎。
1.表明,表白。
1.猶仰慕。
1.翹首盼望。
1.同"翹企"。
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為惶恐謹慎貌。
4.上舉貌。
5.眾多貌。 6.企盼貌。
1.企望殷切。
1.見"翹勤"。
1.特出貌。
2.昂首企足貌。多用以形容期待或思慕。
3.挺直貌。
1.高簪。
1.又名"卷舌音"。即舌尖后音。由舌尖向上翹起和硬腭前部相接觸,使氣流受阻而構成的一種輔音。如普通話聲母zh﹑ch﹑sh﹑r。
抬頭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翹首晴空|登高翹首,遠望家鄉(xiāng)|翹首以待。
1.抬頭踮腳。形容盼望殷切。
1.見"翹首跂踵"。
1.懸想。
1.謂惶悚不安地等待盼望。
1.挺然直立;高昂。
1.特出,超群。
1.高舉。
1.形容走路時腳步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