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增益;增加。參見“賸味”。
1.出自《說文·貝部》賸,物相增加也。
2.
送。
1.出自《說文·貝部》賸……一曰送也。
2.出自《謝東宮賚園啟》每賸春迎夏,華卉競發;背秋向冬,云物澄霽。
3.
多。
1.出自《哭女樊》詩秋天凈綠月分明,何事巴猿不賸鳴?應是一聲腸斷去,不容啼到第三聲。
2.出自《鷓鴣天》詞還家賸買宜城酒,醉盡梅花不要醒。
3.出自《過海昌贈李侯》詩陰風潮動郭,晴日地生鹽;三老相逢說,年來戶賸添。
4.
多馀;剩馀。
1.出自《即事》詩秋思拋云髻,腰支賸寶衣。
2.出自《燭影搖紅》詞惆悵更長夢短。但衾枕、余芬賸暖。
3.出自《擬兒歌——鐵匠鏜鏜》好人殺光嘸飯吃,賸得罔兩殺罔兩!
5.
真;唯。
1.出自《代人寄遠六言》詩賸肯新年歸否?江南綠草迢迢。
2.出自《上洛都文太尉》詩想公賸覺西都樂,門外逍遙綠野鄉。
3.出自《南歸舟中雜興》詩臨水消愁看落花,賸拼一月到金華。
4.出自《桃花扇題辭》詩千古勾欄僅見之,樓頭慷慨卻奩時;中原萬里無生氣,俠骨剛腸賸女兒。
6.
盡;盡情。
1.出自《應天長》詞塵勞無暫歇。遇良會、賸偷歡悅。
2.出自《西湖竹枝詞》賸拋萬斛燕支水,溜向銀河一色秋。
3.出自《東園看梅戲為俚句》詩花時逐春尾,花事競春頭。賸取看花眼,浮嵐望五州。
7.
尚;猶。
1.出自《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唯應加筑露臺上,賸見終南云外峰。
2.出自《現前》詩洞觀今古平平在,賸勝區區智與權。
3.出自《分宜感事》詩賸檢鈐山籍官簿,兩橋猶盜水衡錢。
8.
躥。參見“賸到”。
1.出自《單鞭奪槊》揣揣揣加鞭,不剌剌走似煙,一騎馬賸到跟前。
2.出自《對玉梳》若不是你荊楚臣急忙忙賸到根前……怎能勾夫和婦美甘甘再得纏綿。
9.
雙;二。
1.出自《簡張光弼員外》詩天機人事觀多遍,笑約西賸采芝。
1.踮起腳來等待。表示急切盼望。
2.因景仰而久立。
1.踮起腳。
2.傳說中古代莊躥的別名。
1.《詩.魏風.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詩.序》謂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因以"屺岵"代指父母。
1.猶安樂。
1.猶何必。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1.難道只是;何止。
1.猶怎能,怎可。
1.和樂平易。
1.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1.難道只是;何止。
1.反詰用詞。難道不是。
1.猶言怎么敢。
2.用作應對時表示謙虛的套語。
1.猶何必。
1.見"豈遽"。
1.亦作"豈渠"。亦作"豈巨"。
2.猶怎么,難道。
1.表示反詰。相當于怎么可以。
1.猶何況。
1.猶喜樂。
1.猶無奈。
1.猶何必。
2.猶難道。
1.見"豈遽"。
1.猶何如。表示不如。
1.難道只是;何止。
1.難道只是;何止。
1.亦作"豈惟"。亦作"豈維"。
2.難道只是;何止。
1.見"豈唯"。
1.見"豈唯"。
1.猶豈,難道。伊,語中助詞,無義。
1.哪有這個道理。謂極其荒謬,斷無此理。
1.見"豈有此理"。
1.難道只是;何止。
1.猶何止。
1.陳述;稟告。
1.稟報。
1.開與關。
2.古稱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
3.泛指節氣。
1.即開關,水龍頭。
1.謂艱苦創業。蓽,通"篳"。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1.出殯。
1.稟告。
1.擢用人才。
1.指書函的草稿。
1.開拆。
1.啟稟;陳述。
起程;出發連夜啟程|隊伍一大早就啟程了。
1.謂開寵端而招致侮慢。
1.謂安居。
1.致詞。
1.開導;啟發指導。
2.開道,引路。
1.啟請禱告。
1.皇帝之靈柩啟遷前所行的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