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璚”。亦作“瓗”。
2.
美玉。
1.出自《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2.出自《雜詩》尺燼重尋桂,紅粒貴瑤瓊。
3.出自《次韻答王鞏》我有方外客,顏如瓊之英。
4.出自《瑞象賦》玉輝輝以凝素,瓊斑斑而點碧。
3.
詩詞中常以比喻色澤晶瑩如瓊之物。
1.出自《贊浦子》詞宋玉《高唐》意,裁瓊欲贈君。
2.出自《河滿子》詞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時見纖瓊。
3.出自《紅梅花》詩繁萼香瓊亂,殘英絳雪遺。
4.出自《詠雪與寮友同賦》華表瓊千尺,層城玉四圍。
4.
喻美女。
1.出自《江陵三夢》詩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瓊。
5.
古代博具,猶后來的骰子。參見“瓊畟”。
1.出自《列子·說符》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魚而笑。
2.出自《后漢書·梁冀傳》六博。
3.出自《鴻臚寺四十韻》雙瓊京兆博,七鼓邯鄲娼。
4.出自《上元紀吳下節物排諧體三十二韻》酒壚先疊鼓,燈市蚤投瓊。
6.
古代方士用以煉丹的材料。
1.出自《黃庭內景經·肝氣》唯待九轉八瓊丹。
7.
傳說中的井鬼名。
1.出自《酉陽雜俎·諾皋記上》井鬼名瓊。
2.出自《井中鐵·崇禎末吳門浚井得鄭所南書》詩連江鐵函書似漆,吳門浚井一旦出。沉埋一十三萬日,瓊鬼嘶叫風雨溢。
8.
地名。指古瓊州府,即今海南省。有時亦指海口市瓊山區。參見“瓊州”。
1.出自《夷堅支志庚·黃瓊州》后在瓊泮得疾,問新教授,乃南安軍人。
2.出自《贈陳侯署遂邑事得代回府序》予瓊人也,習知瓊府州縣之害,習聞遂溪同受其害之尤。
1.形容害羞的樣子。
1.盛有食物的鼎。
1.古代祭祀宴享時進獻食物的一種盛器。
1.形容女子美麗的眉毛。蛾,指蛾眉。
1.對自己或別人的壞處感到羞恥厭惡。
1.進獻炙肉。燔,通"膰"。古代祭祀用的炙肉。
1.羞愧而憤恨。
1.飲食和衣服。
1.羞愧得流汗。形容十分羞愧的樣子。
1.羞愧怨恨。
1.臉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紅暈。
1.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隱藏。
1.不好意思開口。
1.羞于開口,忸怩不前的樣子。
1.羞恥和慚愧。
1.羞辱。
1.因羞愧沒臉見人。
1.怕見亮光。亦指由視神經衰弱所引起的畏光癥狀。
害羞得臉紅她羞赧而退。
1.因羞愧惱恨而發怒。
1.羞慚。
1.烤熟的肉食。
害羞膽怯寸心羞怯|羞怯不語。
1.害羞;難為情。
1.羞答答。
①恥辱深感羞辱。②使蒙受恥辱等他到來羞辱一場|當眾羞辱。
1.害羞。
2.使害羞。
1.同"羞澀"。
1.楚有人誤認山雉為鳳凰,出重金購得,將獻楚王,經宿雉死,其人不惜其金,唯恨不得以獻。楚王感其至誠而厚加賞賜。見《尹文子.大道上》◇用為表示真誠的典故。
1.進獻食品。
2.膳食;美食。
1.羞澀不前貌。
1.羞澀畏縮。
1.古時汗衣的別名,即貼身背心。
1.美味。
1.猶羞怯。
1.玷污。
1.進獻食品。
1.羞答答。
1.羞澀的面容。
2.害羞。
1.羞赧。
1.形容女子貌美,月見亦羞。
1.因害羞而薄紅上臉。
1.空谷。亦比喻無用之地。
2.謂白白地浪費。
1.虛偽詭詐。
1.浮華艷麗。
1.躁盛之氣。
2.因一時沖動而產生的一種精神力量。
3.謂急促不平的呼吸。
4.假裝出來的威風﹑氣勢。
1.謂有其器而無其位。器﹐指古代表示等級的車服﹑儀制等。
2.言空有帝王的名位而無其實。
3.虛設而不用的器物。意謂形同虛設。
4.中空的器物。
1.空乏而淺薄。
1.見"虛驕"。
1.虛假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