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市制地積單位,1頃是100畝,約合6.6667公頃(66666.7平方米)。
2.
名詞
〈書〉頃刻。
3.
副詞
不久以前;剛才。
4.
名詞
近;左右(指時間)。
5.
〈古〉又同“傾”。
1.
土地面積單位之一。百畝為頃。
1.出自《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萬戶,為開口十萬人,為當分者萬人,為輕車百乘,為馬四百匹。
2.出自《漢書·楊惲傳》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3.出自《杜鵑》詩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
4.出自《儒林外史》須臾,東方月上,照耀得如同萬頃玻璃一般。
5.出自《青春之歌》再有幾天就要動鐮割麥了,種著十來頃麥地的宋郁彬家,這幾天從上到下都分外忙碌起來。
2.
頃刻;短時間。
1.出自《墨子·非儒下》有頃,聞齊將伐魯,告子貢曰:“賜乎!舉大事於今之時矣!”
2.出自《荀子·正論》譬之是猶以磚涂塞江海也,以焦僥而戴太山也,蹎跌碎折不待頃矣。
3.出自《列女傳·齊孤逐女》物之所征,固不須頃。
4.出自《聊齋志異·鳳仙》﹝劉赤水﹞偶在途中,遇女郎騎款段馬,老仆鞚之,摩肩過;反啟障紗相窺,豐姿艷絕。頃,一少年后至。曰:“女子何人?似頗佳麗?!眲⒇劫澲?/p>
3.
時;時候。
1.出自《史記·循吏列傳》市令言之相曰:“市亂,民莫安其處,次行不定?!毕嘣唬骸叭绱藥缀雾暫??”市令曰:“三月頃。”
2.出自《顏氏家訓·歸心》未殺之頃,牛解,徑來至階而拜,縣令大笑,命左右宰之。
3.出自《西園記》敬前自浙往貴州,過廣信,樂之。今不至已十五年,而朝暮之頃,開欞拓幔,巡廊廡,涉籬落,常若有廣信之山遇于吾目中者。
4.出自《往事二》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筆之頃。
4.
往昔。
1.出自《漢書·溝洫志》頃所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靈鳴犢口又益不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堤防,終不能泄。
2.出自《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3.出自《乞賑救淮南饑民狀》臣竊見頃立義倉,至今已將十年。
5.
左右。指時間。
1.出自《東游揮汗錄·八年“五七”之巷戰》下午二時頃,兩電車站已各達千馀人,來者尚不絕于道,皆肅靜無嘩。
2.出自《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一八三四年頃,俄國的果戈理(N.Gogol)就已經寫了《狂人日記》。
3.出自《歸去來·浪花十日》五時頃起床。在市川時日日苦雨,至此始見晨曦。
6.
近來;剛才。
1.出自《與吳質書》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不?
2.出自《老學庵筆記》岐公以書再求曰:“頃蒙贈言,乃為或者藏去?!?/p>
3.出自《野獲編·評論·評書》頃浙中一士人,刻皇明書苑十大家。
4.出自《書信集·致曹靖華》頃得岡氏一信,今附上,希譯示。
7.
通“廎”。指傳舍。
1.出自《大業雜記》自豫州至京師八百余里,置一十四頃,頃別有宮,宮有正殿。
8.
土地面積單位之一。十二畝半為頃。
1.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
1.果實的氣味像香蕉的蘋果。
乙酸異戊酯”的俗稱。無色有香蕉味的易燃易爆液體。能與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互溶,幾乎不溶于水。可用作硝基漆稀釋劑,以降低其黏度利于噴射。也可用于制革、人造絲、膠片和紡織品等加工工業。
1.指繁華的街道。
1.菖蒲的別稱。
1.芬芳潔凈。
2.指芳香潔凈的粢盛。
1.指佛寺。
1.施給寺廟的贊助費用。
1.焚香的余燼。
1.見"香粳"。
1.亦作"香秔"。
2.一種有香味的梗米。產江浙一帶。
將天然香料與人造香料按適當配比制成各種香型的產品。主要分食品香精和日化用品香精兩大類。
1.見"香徑"。
1.香美潔凈。
1.芳香的酒。
1.橘名。
2.橙之一種。
1.元末韓山童﹑劉福通等利用宗教形式組織的農民起義武裝。以紅巾為號,時皆謂之"紅軍"。因其燒香拜佛﹐亦稱"香軍"。參閱《明史.韓林兒傳》。
1.香菇。
去名山寺院燒香參拜的人普陀山香客濟濟。
1.美稱女子的嘴。
1.彌布香氣的洞室。
1.古代內府供用物資的倉庫。
1.芳香的蜂蠟。
2.借指蠟梅花。
1.即香草醛。詳該條。
1.盛放香燭等祭祀用品的籃子。
1.美好爽朗。
1.美酒。
1.亦作"香貍"。
2.靈貓。因肛門下部有分泌腺,能發香味,故又稱香貍。
1.芳香的荔枝。
1.指稻米。
盛放香粉胭脂等女子打扮用的梳妝盒子精致的香奩。
1.凡詩詞專以婦女身邊瑣事為題材,多綺羅脂粉之語者,稱香奩體。又稱艷體。
1.芬芳的荷花。
1.猶言舒心稱意。
1.蓼草的一種。
配制香精的芳香原料。分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兩大類。天然香料又可分為動物性香料和植物性香料,前者取自某些動物的生殖腺分泌物或病態分泌物;后者由香料植物的花、葉、果實、種子、根、莖、皮等加工制成。人造香料通常指具有一種香成分的單體。廣泛應用于飲料、糖果、餅干、卷煙、洗滌用品、化妝品、藥品、飼料及其他一些工業品中。
1.碾成面的炒過的牲口飼料。有香味,故稱。
1.芳香清涼。
1.花木林。
2.禪林。
1.晉習鑿齒《襄陽記》"劉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后以"香令"指三國魏荀彧。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識之士。
1.熏籠。
1.指富豪之家所在的里弄。
1.指寺廟中的樓閣。
1.花草上的露水。
1.亦作"香爐"。
2.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屬作成種種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種﹐或熏衣﹑或陳設﹑或敬神供佛。
3.指廬山香爐峰。
1.見"香爐峰"。
1.指后代。
1.指結伴朝山進香的人。
1.裊裊升騰的香煙。
1.柚之一種。又名文旦。
1.香木作的車;車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