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拔取。
2.
同“褰”。
1.
拔??;采取。
1.出自《晏子春秋·諫下九》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
2.出自《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
3.出自《郡東山望溟海詩》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長洲。
4.出自《再次韻時閏九月九日菊》愁見飛蓬垂雪領,笑搴落蕊入霞觴。
2.
舉;扛。
1.出自《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本朝雜記上》王初寮作《宣德門成賞功制》云:“閣道穹隆,兩觀搴翔於霄漢;闕庭煥麗,十戶開闔於陰陽。”
2.出自《西游記》那行者搴著鐵棒,呵呵大笑,自澗那邊而來。
3.出自《航船中的文明》士大夫雖也搴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但千慮不免一失。
3.
草名。即藆。
1.出自《爾雅·釋草》搴,柜胊。
4.
通“褰”。揭起;撩起。
1.出自《大云寺贊公房》詩明霞爛復閣,霽霧搴高牖。
2.出自《習隱》詩搴裳步花影,欲動愁闌珊。
3.出自《聊齋志異·陸判》忽有人搴簾入,視之,則判官也。
1.猶詳盡。
1.詳細玩味﹔詳細推究。
1.舊時官吏向上級官署陳報請示的文書。
1.審慎穩重。
2.遼代官名。諸官府監治長官。
3.金代乣軍官名。掌守戍邊堡等事。
1.詳細詢問。
1.詳細明晰。
1.詳盡。
2.詳細知悉。
1.詳細明晰。
1.細節﹔詳情。
2.周密完備。
1.安詳閑雅。詳﹐通"祥"。
1.以公文向上司申報。
1.審察校訂。
1.祭拜星斗。道教儀式之一。以此驅妖療疾。
1.謂斷獄審慎。
1.官署名。即大理寺。唐龍朔二年改稱。
1.假裝允許。詳﹐通"佯"。
1.審慎鹽。
1.審慎查考。
1.詳細詢問。
1.審訊。
1.捏造事實來陷害。
1.誣蔑斥責。
1.捏造罪名加以彈劾。
1.虛妄蕪雜。
1.誣蔑詆毀。
1.欺騙迷惑。
1.吹噓自己。
1.虛偽做作﹔虛假不實。
1.捏造罪名﹐加以攻訐。
1.謂虛構事實。
1.虛構事實﹐加以控告。
1.虛夸。
毫無根據地硬說別人做了壞事或說了壞話不準誣賴好人|小王污賴小張把東西藏起來了。
1.誣蔑。
1.虛妄泛濫。
1.冒充有能力而受俸祿。
1.欺誑惑亂。
1.虛妄不實。
1.欺哄輕慢。
1.虛妄夸誕。漫﹐通"謾"。
1.謂虛構事實冒取功勞。
1.猶誣蔑。
1.欺蒙百姓。
2.誣陷臣民。
1.虛妄荒謬。
1.誣陷謀害。
1.妄捕。
1.謂虛夸其才能。
1.誣賴捏造。
1.亦作"誣扳"。
2.招供的時候憑空牽扯別人。
3.泛指憑空攀扯。
1.蒙騙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