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善;好。
2.
〈古〉又同“藏”cáng。
3.
動詞
褒揚;稱贊。
4.
名詞
(Zāng)姓。
1.
“匨”的今字。
2.
成功。
1.出自《易·師》師出以律,否臧兇。
2.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執事順成為臧,逆為否。
3.
奴隸;仆婢。參見“臧獲”。
1.出自《墨子·小取》臧,人也;愛臧,愛人也。
2.出自《方言》臧,奴婢賤稱也。荊、淮、海、岱、雜齊之間,罵奴曰臧。
3.出自《耆舊續聞》公因留外館,流連逾日。忽有快行屢至學,尋問頗急。學臧輩不知公寓處。及歸,乃以告。
4.
栽贓。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可(何)謂“臧(贓)人”?“臧(贓)人”者,甲把其衣錢匿臧(藏)乙室,即告亡,欲令乙為盜之,而實弗盜之謂殹(也)。
5.
“贜”的古字。貪污受賄或竊取之財。
1.出自《史記·酷吏列傳》郡中豪猾相連坐千余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盡沒入償臧。
2.出自《鹽鐵論·刑德》古者,傷人有創者刑,盜有臧者罰。
3.出自《新唐書·陳子昂傳》不三年,巴蜀大困,不見一賊,而崇真奸臧已巨萬。
6.
通“葬”。埋葬。
1.出自《漢書·劉向傳》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樹。
7.
演奏管樂的一種指法。按抑。
1.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絞概汩湟,五音代轉,挼拿捘臧,遞相乘邅。
8.
古地名。故地在今陜西省渭河附近。
1.出自《莊子·田子方》文王觀于臧。
9.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臧氏,姬姓。魯孝公之子公子??食邑於臧,因以為氏……望出東海。
10.
善,好。
1.出自《書·盤庚上》邦之臧,惟女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
2.出自《詩·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3.出自《河橋賦》在昔典午之世也,其君實良,其臣孔臧。
4.出自《歸田瑣記·致劉次白撫部鴻翱書》至是始追咎於始謀之不臧,而不幸余言之中也,悔何及矣!
5.出自《消費合作社概論》於是有詛機械而目為食人之鬼者,是豈機械之作祟然耶?毋亦人為之不臧故爾。
6.出自《論衡·自紀》官雖傾倉,文德不豐,非吾所臧。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