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偏頗,不平正。
1.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將與季氏訟,書辭無頗。”
2.出自《太玄·爭》陽氣泛施,不偏不頗。
3.出自《石鼓歌》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4.出自《墳·文化偏至論》文明無不根舊跡而演來,亦以矯往事而生偏至,緣督校量,其頗灼然,猶孑與躄焉耳。
2.
邪佞。
1.出自《書·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
2.出自《行箴》行也無邪,言也無頗。
3.出自《雜詩四首贈林嘉猷》致用貴不頗,篤守在不移。繇來賢哲事,皆本純粹資。
3.
斜。參見“頗緣”。
1.出自《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良玉燒不熱,直竹文不頗。
4.
偏近。
1.出自《素問·奇病論》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2.出自《癸巳類稿·持素持篇》案古人止五脈,沈緊浮遲躁盛微細,乃評論之名,歸之五脈,大數近於某,則曰頗於某。
5.
偏差,過失。參見“頗迴”。
1.出自《紀聞·牛騰》口不妄談,目不妄視,言無偽,行無頗。
6.
少數。
1.出自《史記·酷吏列傳》其頗不得,失之旁郡國。
2.出自《病柏聯句》死色見已深,生意存猶頗。
7.
略微;稍微。
1.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2.出自《顏氏家訓·誡兵》然而每見文士,頗讀兵書,微有經略。
3.出自《夷堅甲志·恩稚所稚院》自恐不能永,頗料理后事,戒其子遍謁鄉人之在朝者。
4.出自《桃花扇·截磯》晚生與他頗有一面,情愿效力。
8.
大抵,大致。
1.出自《周書·庾信傳》唯王褒頗與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9.
甚;很。
1.出自《漢書·王商傳》商為外戚重臣輔政,推佑太子,頗有力焉。
2.出自《三國志·魏志·曹仁傳》太祖之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
3.出自《水滸傳》宋江見說這段情由,頗覺凄慘。
4.出自《秋》這幾句話頗使覺新感動。
10.
皆;悉。
1.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薛歲不入,民頗不與其息。
2.出自《題江南八景圖后》頗觀卷中舊題,始於宋嘉熙二年戊戌,至今國朝洪武四年辛亥,已歷一百三十四年。
11.
既,已。
1.出自《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遲明,行二百余里,不得單于,頗捕斬首虜萬余級,遂至窴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
2.出自《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劉楨》既覽古今事,頗識治亂情。
3.出自《惡樹》詩幽陰成頗雜,惡木剪還多。
12.
就,便,于是。
1.出自《漢書·陳湯傳》〔匈奴〕百余騎馳赴營,〔漢〕營皆張弩持滿指之,騎行卻。頗遣吏士射城門騎步兵,〔匈奴〕騎步兵皆入〔郅支城〕。
2.出自《甘薯疏序》同志者或不遠千里而致,耕獲災畬,時時利賴其用,以此持論頗益堅。
13.
與“不”、“無”、“否”等配合,表示疑問。
1.出自《與吳質書》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不?
2.出自《酉陽雜俎·諾皋記下》其婢小碧自外來,垂手緩步,大言:“劉四頗意平昔無?”
3.出自《履園叢話·夢幻·夢董思翁》叟曰:“欲識吾居,頗憶我所書經否?”
4.出自《政界內形記(其二)》記者無法,乃直截簡當問:“唐總理近日頗晤外國公使否?昭時除借款外,頗及他事否?”魏君莞然曰:“見過見過?!?/p>
14.
通“詖”。參見“頗險”。猶險詖。邪惡不正。
1.出自《說苑·臣術》中實頗險,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又心嫉賢。
15.
見“頗黎”。指狀如水晶的寶石。
1.出自《太平御覽》昆侖山上有紅碧頗黎宮,名七寶堂是也。
2.出自《飲席戲贈同舍》詩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3.出自《本草綱目·金石·玻璃》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
4.出自《三洲春語》五聯九聯,綴以珊瑚、靺鞨、頗黎、木難、翡翠、孔翎、鮮花、異鳥、流蘇、錦緞之屬。
16.
見“頗黎”。亦作“頗瓈”。玻璃。
1.出自《黃小魯觀察游西湖歸過訪攜虎跑泉相餉賦此報謝》詩涌金門外頗黎盆,手搖大扇落晴昊。
2.出自《聞鐘六自香港之星洲卻寄》詩半黃殘照成霞綺,一碧晴天醮頗璃。
1.亦作"熱乎乎"。亦作"熱忽忽"。
2.形容熱,溫度比較高。
3.形容心情激動興奮。
1.焦灼;發燙。
1.見"熱呼呼"。
1.見"熱忽剌"。
1.匆急;急躁。
1.見"熱呼辣"。
1.熱乎,溫暖。
1.受熱而熔化。形容身體受刺激而酥軟無力,難以動彈。
2.以形容感情融洽,難分難解。
3.中醫學名詞。五運六氣術語。
4.聯合生產電能和熱能的一種方式?;鹆Πl電廠除供應電能外,并利用蒸汽機已經作過功的蒸汽或燃氣輪機排出的廢氣供應蒸汽或熱水。
表明化學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化學方程式。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會放出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2h2(氣)+o2(氣)→2h2o(氣)+4836千焦;水蒸氣和灼熱的碳反應要吸收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c(固)+h2o(氣)→co(氣)+h2(氣)-1313千焦。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用+”或-”表示。由于物質的聚集狀態不同,反應熱的數值也不相同,故在這類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處的狀態。
1.方言。新的話題。
1.熱鬧至極。
1.有馀熱的灰燼。
1.猶發昏。謂神志不清或頭腦發熱。
1.燒火。
2.熾熱的火焰。比喻激情。
1.比喻氣氛﹑情緒熱烈高漲。
1.古指熱性過盛所致的病癥。
2.泛指一切急性發作﹑以體溫增高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1.謂盛暑。
在高于再結晶溫度的條件下對金屬的加工方法。通常包括鑄造、鍛造、焊接和熱處理等。
1.腳尚有馀熱。謂人剛剛死去。
1.猶熱情。
1.燙熱的酒。
2.把酒加熱。
1.中醫病名。因受邪熱,阻礙陽氣流通,而使手足逆冷的病。
1.生了火的暖炕。
1.火熱可以灼手。比喻權勢顯赫。
1.炎熱干渴。
1.冒暑而來的賓客。語本晉程曉《嘲熱客》詩"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主人聞客來,顰蹙奈此何。"后亦以指趨炎附勢的人。
2.常來常往之客。
1.極度熱情。
1.形容熱得難受。
2.形容麻辣辣的感覺。
3.形容情緒激動或焦躁。
4.形容極親熱﹑極熱情。
1.猶辛辣。比喻言語﹑文辭尖銳而富有刺激性。
1.形容為時不久。
2.形容熱﹑滾燙。
3.食物很熱,味道辣。
4.形容心情激動。
5.形容感情熱烈。 6.形容氣味強烈。
1.炎熱的空氣。
2.比喻熱烈沸騰的景象。
3.指熱的輻射。
1.見"熱落"。
1.見"熱淚"。
1.由熱能產生的作功的力。
2.熱情的力量。
從能量守恒和轉化觀點來研究物質熱現象的物理學分支學科。它的全部理論建筑在由實驗事實總結出來的四條熱力學定律基礎上。只研究熱現象的宏觀理論,不涉及熱現象的微觀本質。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有多種表述方式,主要如(1)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在不做功的情況下,熱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2)任何熱機不可能將所接受的熱量全部轉變為功。即一切與熱現象有關的實際宏觀過程都是不可逆的。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兩個熱力學系統如果均與第三個系統處于熱平衡狀態,則它們彼此也處于熱平衡狀態。由此可推斷出,處于同一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具有一個數值相等的狀態參數,此參數就是溫度。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可以通過做功和熱傳遞方式改變系統的內能。其定量關系為外界傳遞給系統的熱量等于系統內能的增量和系統對外所做的功的總和。
又稱開氏溫標”,舊稱絕對溫標”。溫標的一種。國際上作為基本溫標。由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即開爾文勛爵)首創。單位為開爾文”。國際符號為k。攝氏溫標(t)與熱力學溫標(t)之間的換算關系為t=t+27315,式中t的單位為開,t的單位為°c。
1.紅著臉,氣惱貌。
1.熱烈地愛戀。
2.非常留戀。
傳熱過程中能量的改變量。如在熱傳導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向低溫物體轉移,通常便稱高溫物體減少的內能為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低溫物體增加的內能為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單位為焦耳。
情緒興奮、高漲掌聲熱烈|熱烈的眼神|發言熱烈。
1.一種溫暖的感受。
2.在導熱物體中單位時間內通過垂直于傳熱方向某一截面的熱量。
1.形容親昵。
1.忙亂;紛亂。
2.猶胡鬧。
1.見"熱洛河"。
1.食物名。以鹿血和鹿腸合制而成。
1.見"熱落"。
1.亦作"熱絡"。亦作"熱烙"。
2.猶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