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評論;評定。
1.出自《后漢書·許劭傳》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2.出自《橄欖》詩吾昔評橄欖,不在百果后,其材中棟梁,其實過橙楱。
3.出自《與戴楓仲書》不務(wù)反己而好評人,此今之君子所以終身不可與適道,不為吾友愿之也。
4.出自《登記》艾艾說:“不寫我們也要去登記!區(qū)上問起來我就請他們給評一評這個理!”
2.
評語;評論的話。
1.出自《南史·文學傳·鐘嶸》嶸品古今詩為評,言其優(yōu)劣。
2.出自《〈詩人玉屑〉序》詩之有評,猶醫(yī)之有方也。
3.
文體名。
1.出自《文心雕龍·論說》辨史則與贊評齊行……贊者明意,評者平理。
2.出自《史通·論贊》《春秋左氏傳》每有發(fā)論,假君子以稱之。二傳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記》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詮,陳壽曰評。
4.
職官名。掌平?jīng)Q刑獄。參見“評事”。
1.出自《晉書·職官志》廷尉,主刑法獄訟,屬官有正、監(jiān)、評,并有律博士員。
2.出自《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廷評近要津,節(jié)制收英髦。
5.
指把脈。
1.出自《水平線下·到宜興去》一位青年醫(yī)生,大約是助手,我看他也不打診,只把脈評了一下,就說入院了。
6.
犁的一個部件。
1.出自《耒耜經(jīng)》轅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為級,前高而后庳,所以進退,曰評。進之則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則箭上,入土也淺。以其上下類激射,故曰箭;以其淺深類可否,故曰評。
1.倨傲放肆。居,通"倨"。
1.指住處。
1.即居停主人。
①停留下來住下。②〈書〉寄居之處的主人(原稱‘居停主人 ’,后來簡省為‘居停’)。
1.居官任職。
1.古族名。黠戛斯的別稱。曾受突厥和回紇統(tǒng)治,后攻滅回鶻汗國,與唐往來不絕。
1.囤積財物。
2.謂憑據(jù)外物。
1.安居休息。
2.居住蕃息。
1.居前,領(lǐng)先。
1.亦作"居閑"。
2.平居無事。
3.賦閑。指失去官職。
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1.狼居胥山的省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肯特山。一說在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帶。西漢元狩四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匈奴,封狼居胥山。
1.平居自學。
1.鋸牙。指猛獸鋒利的牙齒。
1.保有功業(yè)。
2.產(chǎn)業(yè),家業(yè)。
3.定居立業(yè)。
1.亦作"居彝"。
2.本指居住在東方九夷之地◇泛指居住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1.地位改變氣度,供養(yǎng)改變體質(zhì)。謂人隨著地位待遇的變化而變化。
1.見"居夷"。
1.囤積于城邑之中。
2.泛指人口聚居之地。
1.猶平安,平易。
2.處于平常情況。
3.方言。猶簡單。
1.過富貴生活。
1.猶言據(jù)有,占有。
1.住宅。
1.指城中與邊境。
1.住宅。
1.焦急煩亂。
1.傳說中的一種靈草。
1.謂被火燒焦和被水淹沒;毀滅。
1.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1.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1.見"焦眉愁眼"。
1.著急而煩悶。
1.焦爛,糜爛。
1.指傳說中的閻王﹑鬼王。以其面色似焦炭故稱。
1.焦枯。
1.鳥名。
1.見"焦螟"。
1.亦作"焦冥"。
2.傳說中一種極小的蟲。
1.干枯的墨色。指國畫中的枯筆技法。
1.燒焦和沉沒。亦指陷于災(zāi)難中的人。
1.廟宇中供焚化冥紙的爐盆。
1.見"焦明"。
1.焦雷,旱雷。
通過主焦點的垂直于主軸的平面。不平行于透鏡或曲面鏡主軸的平行光束,經(jīng)透鏡折射或經(jīng)曲面鏡反射后的光線(或其延長線)都相交在焦平面上。
1.焦急。
1.猶急切。
1.憂勞。
1.晉皇甫謐《高士傳.焦先》"常結(jié)草為廬于河之湄……后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后百余歲卒。"后因以指隱居的生活。
1.焦急的心情。
1.一種油炸的面食。環(huán)形,多用做早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