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記事或記賬的本子。
2.
名詞
文狀;狀子。
3.
名詞
(Bù)姓。
1.
冊籍;記載用的本子。
1.出自《漢書·張釋之傳》﹝釋之﹞從行,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
2.出自《國故論衡·文學總略》書籍名簿,亦名為專。
2.
登錄;記入冊籍。
1.出自《魏書·太祖紀》簿其珍寶畜產,名馬三十余萬匹,牛羊四百余萬頭。
2.出自《南齊書·周山圖傳》盜發桓溫冢,大獲寶物。客竊取以遺山圖,山圖不受,簿以還官。
3.出自《新唐書·唐儉傳》盡簿懷恩貲產賜儉。
4.出自《〈金石錄〉后序》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
3.
文書。
1.出自《因論·訊氓》今爾曹之來也,欣欣然似恐后者,其聞有勞徠之簿歟,蠲復之條歟,振贍之格歟?
4.
指記錄審問材料或罪人供詞的文狀。
1.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5.
手板;朝笏。
1.出自《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宓以簿擊頰。
2.出自《答張徹》詩點綴簿上字,趨蹌閣前鈴。
6.
鹵簿。古代帝、后、王公、大臣等外出時的侍從儀仗。參見“鹵簿”。
1.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鼓嚴簿,縱獵者。
2.出自《梁書·王僧孺傳》道遇中丞鹵簿,驅迫溝中。
7.
指資歷。
1.出自《漢書·翟方進傳》先是逢信已從高弟郡守歷京兆、太仆為衛尉矣,官簿皆在方進之右。
8.
官名。指主簿一類官職,因負責文書簿籍故多稱簿,歷朝皆有,如漢代的主簿,唐代的司簿、典簿、掌簿,亦簡稱簿。
1.出自《桯史?蘇衢人妖》余兄周伯以淳熙丙申召為太府簿。
1.見"啟手啟足"。
1.稽首。古時所行的跪拜禮。
1.猶破曉。
1.陳述。
1.謂臨終。
1.啟視身體。意為善終。
1.使受到啟發而震懼。
1.起程。
1.開道。
1.開拓疆域。
2.分土;分封土地。
3.破土。指建造墳墓。
1.動問;請問。
1.《書·說命上》"啟乃心,沃朕心。"孔穎達疏"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見,教己未知故也。"后因以"啟沃"謂竭誠開導﹑輔佐君王。
1.亦作"啟寤"。
2.寤,通"悟"。啟發使覺悟。
1.見"啟悟"。
1.產生嫌隙;引起爭端。
1.謂開船。
1.風氣習俗。
1.氣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2.謂昏厥。
3.勇氣喪失﹐精神沮喪。
1.物質的氣體狀態﹐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
化工單元操作之一。用適當的液體吸收劑處理氣體混合物以去除其中一種或多種組分的操作。按吸收性質分化學吸收和物理吸收兩大類。廣泛應用在合成氨、石油化工及廢氣處理中。
1.謂根據當事人的呼吸緩促聽察獄訟。
1.正在生氣﹑發怒的時候。
1.猶風土。
1.謂一口氣吞下。形容氣勢很大。
1.猶氣吞山河。形容氣魄宏大。
1.猶氣吞山河。
1.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魄很大。
1.猶氣吞山河。
1.聲望。
1.指云氣星象。
2.指占卜云氣星象之術。
1.滋味和嗅覺所感到的味道。
2.比喻意趣或情調。
3.指神態。
1.謂志趣情調相投合。
1.風氣和習俗。
2.氣質;習性。
3.指詩文風格。
1.義氣豪俠。
1.謂勇氣低落。
探測高層大氣的物理特征(如氣壓、溫度、濕度等)和現象的探空火箭。通常為小型無控制火箭,重10~100千克。探測高度30~100千米。
以天然或人為的氣象條件服務于戰爭的作戰行動。人為氣象條件包括人工降雨、人造干旱、人工引導臺風、人工誘發閃電等。
1.氣度﹐氣局。
1.形容畏懼到極點。
1.憩息。
1.即邪氣。
1.猶意氣。
1.人秉受的氣和生命。
2.氣質;性情。
3.指動物的性子﹑威力。
4.特指容易生氣或生氣后一時不易消除的脾氣。
1.猶言氣勢洶洶。
1.空氣積聚于胸膜腔內。因肺組織自行破裂引起者稱自發性氣胸﹐因胸壁或肺創傷引起者稱創傷性氣胸﹐因診斷或治療需要而將空氣注入胸膜腔內者稱人工氣胸。
1.氣魄雄健。
1.大聲喘氣的樣子。
1.氣質秀美。
1.大聲喘氣貌。
1.節氣;季節。
2.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