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初生而柔弱,嬌嫩,跟“老”相對。
2.
形容詞
食物烹調的時間短,容易咀嚼。
3.
形容詞
(某些顏色)淺。
4.
形容詞
比喻不成熟、不老練的。
1.
亦作“嫰”。
2.
指事物尚處在開始或輕微的狀態(tài)。
1.出自《秋涼閑臥》詩殘暑晝猶長,早涼秋尚嫩。
2.出自《春暖郡圃散策》詩春禽處處講新聲,細草欣欣賀嫩晴。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羽衣輕,羅襪薄,春寒猶嫩。
3.
形容顏色新鮮淺淡。
1.出自《折楊柳》詩枝枝交影鎖長門,嫩色曾沾雨露恩。鳳輦不來春欲盡,空留鶯語到黃昏。
2.出自《西廂記》春羅原瑩白,早見紅香點嫩色。
4.
謂不老練。
1.出自《詩品》安道詩雖嫩弱,有清上之句。
2.出自《圖畫見聞志》﹝梁忠信﹞工畫山水,體近高克明,而筆墨差嫩。
3.出自《銅墻鐵壁》石得富是個好同志,領導糧站還嫩些,石永功合適。
5.
指水沸或食物烹調的時間短。
1.出自《嘗茶和公儀》湯嫩水輕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2.出自《紅樓夢》司棋姐姐說了,要碗雞蛋,燉的嫩嫩的。
6.
喻不堅牢。參見“嫩約”。
1.出自《秋宵吟》詞嫩約無憑,幽夢又杳。但盈盈淚灑單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2.出自《醉落魄》詞花陰嫩約,虛庭冷,半蟾窺幕。
3.出自《阮郎歸》詞今番嫩約怕沈浮,申江不許流。
7.
指物初生時的柔弱狀態(tài)。
1.出自《麗色賦》若夫紅華舒春,黃鳥飛時,紺蕙初嫩,赪蘭始滋。
2.出自《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詩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3.出自《和子由除日見寄》寒梅與凍杏,嫩萼初似麥。
4.出自《戒庵老人漫筆·己未歲荒》早耘者,以根嫩而先死,豈非谷之不如稗乎?
5.出自《春》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8.
形容柔和,柔軟。
1.出自《楊柳枝》詞狂似纖腰嫩勝綿,自多情態(tài)竟誰憐?
2.出自《賀新郎·春思》詞風力嫩,異香軟。佳人無意拈針線。
3.出自《二馬》“溫都太太,瞧!”馬老先生把小茶壺舉起多高,滿臉堆著笑,說話的聲音也嫩了許多,好像頗有返老還童的希望。
9.
指年幼。參見“嫩寒”。
1.出自《金線池》我如今不老也非為嫩,年紀小呵須是有氣分,年紀老無人問。
1.恥辱和損害。
1.猶承蒙。
1.受侮辱輕視。
1.指出自墳墓隨葬或曾作釵釧﹑溲器等的金子。
1.井名。隋軍入陳,陳后主與張孔二妃出景陽殿,逃入景陽井,隋軍出之◇稱景陽井為辱井。
1.謂違背自然法則而行事。
1.猶惠賜。
1.猶辱罵。
1.敬稱他人的來臨。
污辱謾罵恐嚇和辱罵是不能退卻一個真正共產(chǎn)黨員堅持真理的信念的。
玷污,使蒙受恥辱辱沒先人|不曾辱沒了清白之名。
1.謂敗壞門風,使家族受到羞辱。
沒有完成使命,辜負使命屈節(jié)辱命|請他來做監(jiān)察,必不至辱命的。
1.辱沒。
1.辱沒。
1.辱沒。
1.辱沒。
1.辱沒。
1.指可恥的人。
1.謂屈辱自己的身份。語本《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1.圣明的見解。
1.圣明的思慮。
1.見"睿算"。
1.亦作"睿筭"。圣明的決策。
2.稱皇帝的年齡。
1.猶圣聽。
1.皇帝的謀劃。
2.指孔子的畫像。
1.指皇帝的文德。
1.圣明的聲譽。問,通"聞"。
1.指皇宮;朝廷。
1.指皇帝的恩澤。
1.皇帝的武德。
1.指皇帝的儀容形貌。
1.皇帝的思慮或系想。
1.神圣的孝行。
1.圣明的天性。
1.謂神圣之事。
1.圣明的學識。
1.指皇帝的教誨。
1.指皇宮中的花卉。
1.圣明的意旨;皇帝的意思。
1.皇家的優(yōu)遇。
1.比喻深廣的恩德。
1.指皇帝或后﹑妃所作的詩文。
1.皇帝的恩澤。
1.見"睿眷"。
1.皇帝的命令或教訓。
1.圣明;明智。
2.指圣明的君主。
1.見"睿智"。
1.圣人的意旨◇稱皇帝的詔令。
1.圣明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