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辱謾罵恐嚇和辱罵是不能退卻一個真正共產黨員堅持真理的信念的。
個人在行為中體現的具有共產主義道德的特點和傾向。基本特征是忠于共產主義事業,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生。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前,主要表現為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同志間的團結友愛以及艱苦奮斗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主要表現為五愛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廉潔奉公,以及積極、誠實、謙虛、樸素等。在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道德將成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普遍具有的道德品質。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在革命根據地建立的兒童組織。基本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對少年兒童進行共產主義教育,領導兒童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崗放哨、帶路送信等,并開展一些文化學習等活動。
體現共產主義道德的思想、作風和行為。主要內容是從全局觀點和整體利益出發,發揚助人為樂和謙讓的精神,使他人的需要和利益獲得滿足;當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社會利益發生沖突時,首先考慮他人、集體和社會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
體現共產主義理想、風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識。如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無私等等。
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勞動者為社會進行的不計報酬的勞動。具有自覺性、普遍性、全面性、樂生性和直接社會性。勞動已不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人都從事勞動。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許多先進者的勞動,也具有共產主義勞動的性質。
在共產主義精神指導下的勞動態度。主要表現在以社會主義的姿態對待勞動,把勞動看作自己應盡的義務;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在勞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性等。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規范之一。
無產階級的社會理想。是無產階級為之奮斗的、最終將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它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建立在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之上,是人類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
德育內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產主義的教育。主要內容是進行社會發展史教育,使學生懂得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確立共產主義的目標和信念;引導學生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優秀品質,培養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學生把實現共產主義同現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聯系,同個人具體的學習任務相聯系,為參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準備條件。
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性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黨的有力助手,它團結和教育青年一代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簡稱共青團。
即無產階級人生觀”。見人生觀”(186頁)。
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形態。分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是共產主義社會。在高級階段以共產主義公有制為基礎,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社會生產力有了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三大差別已經消失,人們的思想覺悟有了極大提高,勞動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和樂生手段。
也稱無產階級世界觀”。無產階級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一徹底的科學的世界觀,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現。
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者在上海、北京、長沙、武漢、濟南、廣州等地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當時名稱不統一,有稱共產黨、共產黨支部、共產黨小組等,后統稱共產主義小組。
指蘇俄的工人階級為反對外國武裝干涉,保證國內戰爭的勝利,積極響應俄共(布)的號召,在每周末進行的自覺的義務勞動。這一群眾性運動從1919年5月起在全國展開。
列寧作于1920年4-5月。總結布爾什維克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闡述馬克思主義關于策略問題的重要原理,批判左”傾教條主義。還闡述了群眾、階級、政黨、領袖之間的辯證關系。
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1847年6月在倫敦由正義者同盟改組而成。馬克思、恩格斯都是同盟的領導人,他們為同盟起草了科學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同盟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建立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歐洲1848年革命失敗后,同盟組織遭到破壞。1852年11月宣告解散。同盟是第一國際的先驅之一。
1.恭敬地承奉。共﹐通"恭"。
1.共同拿著。
2.共同扶持。
相處;共同存在~一室ㄧ和平~。
1.指共工頭觸不周山的傳說。
1.謂大家都傳誦或稱說。
共同存在。
1.存在或滅亡都在一起﹐謂彼此的命運緊密相聯。
1.大德。共﹐通"洪"。
1.猶交替。
1.并蒂蓮。
作用在物體上同一點的幾個力。在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時,常把作平動的物體看成質點,這時物體所受的幾個力就可看成共點力。
1.見"共兜"。
1.亦作"共吺"。
2.共工和髈兜的合稱。泛指兇逆之臣。
如果兩個復數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就稱這兩個復數為共軛復數。復數z=a+bi的共軛復數記作,即=a-bi。共軛復數有如下性質z·=|z|2,=z,|z|=||,arg=-argz,﹝1+z2=1+2,﹝1·z2=1·2,1z2=12(z2≠0)。
①共同犯罪。②共同犯罪中的罪犯。
1.同一方向。
1.供奉﹐敬奉。
1.供給。謂供應必需的財物。共﹐通"供"。
1.古代傳說中的天神﹐與顓頊爭為帝﹐有頭觸不周山的故事。
2.古史傳說人物。為堯臣﹐和歡兜﹑三苗﹑鯀并稱為"四兇"﹐被流放于幽州。
3.古代官名。工官。本謂供百工之職﹐后為官名。
4.古代官名『代少府的屬官。王莽時又改少府為"共工"。
1.以貢品奉獻。共﹐通"供"。
1.傳說始作舟楫者。
①共同管理社會治安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齊抓~。②國際共管的簡稱。
1.貫通;連貫。
1.串在同一錢串上﹐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脈絡連貫﹐事理相通。
1.猶同軌。
1.即共鯀。參見"共鯀"。
1.謂同治國事。
1.共同承受禍患。
1.猶言結合。
2.共計。
①歷史上稱西周從厲王失政到宣王執政之間的十四年為共和。共和元年為公元前841年。②共和制。
美國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1854年由輝格黨、自由土壤黨以及一部分民主黨人組成。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反對奴隸制◇與民主黨通過競選輪流執政。沒有固定的黨綱,只有不同時期的競選和施政綱領。凡是投該黨候選人選票的,就可被視為該黨黨員。該黨的標志是象。
實施共和政體的國家。
國家元首和國家權力機關定期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制度。
1.共同承受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