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困難;不易。
1.出自《書·說命中》禮煩則亂,事神則難。
2.出自《文心雕龍·樂府》《韶》響難追,鄭聲易啟。
3.出自《陽關引》詞嘆人生里,難歡敘,易離別。
4.出自《己亥雜詩》五都黍尺無人校,搶攘廛間一飽難。
5.出自《長征》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2.
使困難;使感到困難。
1.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所難子者,上有天,下有先君。
2.出自《荀子·富國》厚刀布之斂以奪之財,重田野之稅以奪之食,苛關市之征以難其事。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你曉得我寫字不大便當,何苦難我?
4.出自《誰是最可愛的人·在風雪里》這一下可把一圈子的人給難住了。
3.
不能;不好。
1.出自《左傳·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2.出自《戰國策·中山策》且張登之為人也,善以微計薦中山之君久矣,難信以為利。
3.出自《三不為篇》籠餐詎貴,鉤餌難嘗,是以高巢林藪,深穴池塘。
4.出自《水酒灣紀事·萬家燈火運動》唉唉,我不講了,男人家的粗話難聽。
4.
厭惡;忌恨。
1.出自《戰國策·中山策》司馬喜三相中山,陰簡難之。
2.出自《說郛》相國寺晨辰院比丘澄暉以艷倡為妻……忽一少年踵門謁暉,愿置酒參會梵嫂,暉難之。
3.出自《智囊補·雜智·陳乞》齊陳乞將立公子陽生,而難高國,乃偽事之,每朝必驂乘焉。
5.
方言。現在。
1.出自《海上花列傳》王老爺難也有點勿老實哉!陸里去想得來好主意,說來哚城里!
2.出自《朝花夕拾·無常》難是弗放者個!……難者,“今”也;“者個”者,“的了”之意,詞之決也。
唐代小說家。字顓蒙,隴西(今屬甘肅)人。歷任江淮、江西從事。所作傳奇小說,以《南柯太守傳》最有名,另有《謝小娥傳》、《廬江馮媼傳》、《古岳瀆經》等。
1.伏伺;覬覦。
1.狡詐邪惡。
1.如獼猴一般狡詐可喜。
1.狡詐陰險。
1.投機取巧的學說。
1.系猴的木樁。語本《莊子.人間世》"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斬之。"
2.謂猴緣木。形容行動矯捷。
1.猿猴。
1.奸詐殘害。
1.子麻所織的粗布。
1.喪服中麻布制的無頂冠與腰帶。亦指居喪。
1.粗劣的衣服。
1.古代祭祀時用作陳列祭品的草席。
大麻的雌株,能夠結子作種。
1.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該方顏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為分封土地的象征。
1.同"苴茅裂土"。
2.燾,覆。
1.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取該方顏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被封者。這是古代分封諸侯的一種儀式。
1.喪服之一種。用苴麻之布所制的喪服。
1.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喪服。
1.古代居父喪時孝子所用的竹杖。
2.指父喪。
1.鬼名。
1.喻時光流逝。
1.兒童的乳齒。
2.指年少的人。
3.指幼齡。
1.喻光陰迅逝。
1.小馬與小牛。泛指幼畜。
1.蟲名。
1.漢武帝時,魏其侯竇嬰與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一次宴會上,與魏其交好的灌夫沖撞了武安侯,武安侯治之重罪,魏其竭力為之開脫。武帝召群臣問是非,因兩人都是外戚,大臣不敢直言。"上怒內史曰'公平生數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因以"駒伏轅"形容畏縮不前,無所作為。
1.指散放在山谷中的馬。語本《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1.指短暫的光陰。
1.分散貌。
1.古國名。即高句麗。
1.謂時光停留。
1.《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孔穎達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駒而去之賢人,今在彼大谷之中。"后因以"駒留空谷"喻賢人在野。
1.指駿馬。
1.亦作"駒?"。
2.驢駒子,幼驢。
1.馬的總稱。
1.指壯實高大的馬。
1.見"駒?"。
1.指易逝的光陰。
1.日影。
1.見"駒?"。
1.救濟災荒。
1.糾正偏向或偏差。
1.救世。
1.糾正。
1.猶言狠毒的心腸。
1.毒瘡。
2.比喻禍患。
1.毒瘡植根處。喻群惡聚集之所。
1.瘡毒侵蝕肌肉。比喻禍患蔓延。
1.癰疽﹐惡瘡。
2.借指丑惡的事物或壞人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