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把糧食等放在簸箕里上下顛動,揚去糠秕等雜物。
2.
動詞
上下顛動,搖晃。
1.
揚米去糠。
1.出自《詩·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2.出自《天工開物·攻黍稷粟粱麻菽》凡攻治小米……風揚、車扇而外,簸法生焉。
3.出自《翠鄉夢》避炎途趁太陽早涼,設計較如海洋斗量。再簸舂白粱米糠,莫笑他郭郎袖長。
2.
動搖;顛動。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簸丘跳巒,涌渭躍涇。
2.出自《新豐折臂翁》詩偷將大石錘折臂,張弓簸旗俱不堪。
3.出自《西樓記·銜?!?/span>見他父親把舌尖輕簸,說他會文字卻在娼家高臥。
1.指舊時用黃紙書寫的冤狀。
1.冤屈而死的鬼魂。
1.仇人。
2.對情人的昵稱。
3.泛指似恨實愛﹑給自己帶來苦惱而又舍不得的人。
1.仇人,仇敵。
1.謂仇人或不愿意相見的人,偏偏容易碰見,來不及回避。
1.冤案﹑假案和錯案的并稱。
1.鳴冤的揭帖。
1.冤氣郁結。
2.猶冤屈。
3.結下的冤仇。
1.古縣名。一作宛胊或宛句,故城在今山東菏澤市西南。金時因城為黃河所沖毀,縣廢。唐干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起義軍攻克曹州,縣人黃巢起而響應,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
1.聚滿冤囚。
1.冤屈痛苦。
1.囚犯送給獄卒的賄賂。
1.殘酷無道。
2.無罪而加刑戮。
3.指屈打成招的冤案。
1.謂斷獄冤枉失實。
1.猶冤屈。
1.受冤屈的人。
1.即冤禽。
因冤仇而產生的罪孽他不曉得是哪輩子造的冤孽,才碰到如此倒霉的事情。
1.謂風流罪過。
1.指冤屈或當事人受到殘害的案件。
1.無辜被囚禁而餓死的人。
1.冤枉而死者的魂魄。
1.因受冤屈而郁結在胸中的不平之氣。
1.猶冤孽。
1.冤仇罪過。
1.因冤孽而遭的罪譴。
1.指仇人和親人。
1.精衛鳥的別名。
1.冤枉的情狀。
1.無辜的囚犯。
1.彎曲。
1.郁悒;委曲。
2.冤枉,無罪而被誣為有罪。
3.指加人以惡名或罪名。
4.指冤獄﹐冤案。
1.屈死的人。
1.猶屈辱。
1.謂冤情不上達。
1.怨恨悲傷。
1.見"冤沉"。
1.首冤,最大的冤案。
1.冤屈而死。
1.謂為他人申訴冤枉。
2.冤屈的案件訴訟。
1.冤枉聚積之處。
1.因冤屈而上告。
1.冤大頭。
1.謂蒙受冤屈而悲憤沉痛。
2.指為他人感到冤屈悲痛。
1.猶仇人。
1.本來不必走而多走的路。
1.本來不必花而多花的錢。
1.冤枉誣陷。
1.冤枉侮慢?!秴问洗呵铮樏瘛?文王處岐事紂,冤侮雅遜,朝夕必時。"高誘注"紂雖冤枉文王而侮慢之,文王正順諸侯之禮,不失其時。"一說,"冤侮,謂文王自降辱也。"見陳奇猷校釋引孫鏘鳴說。
1.無罪被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