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去了殼的谷類或其他植物的籽實。特指去了殼的稻的籽實。
2.
名詞
長度單位,符號m。1米等于10分米,合3市尺。舊稱公尺。
3.
名詞
(Mǐ)姓。
4.
名詞
小粒像米的食品。
1.
去皮的谷實;特指去皮的稻實。
1.出自《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
2.出自《晉書·隱逸傳·陶潛》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3.出自《七歌》時缺一升半升米,兒怒飯少相觸抵。
2.
去皮殼的某些植物的子實。
1.出自《齊民要術·養魚附種芰法》《本草》云:“蓮、菱、芡中米,上品藥。食之,安中補藏,養神強志。”
2.出自《早雁》詩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3.出自《由興化迂曲至高郵七截句》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蚌珠圓。
3.
古代貴族衣服上的米狀繡紋。
1.出自《書·益稷》藻、火、粉、米、黼、黻,黹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4.
喻極少或極小的量。猶點滴。
1.出自《呂氏春秋·察微》夫弩機差以米則不發。
2.出自《還牢末》那婆娘衠一味嫉妒心,無半米著疼熱。
3.出自《牡丹亭·回生》你看正面上那些兒塵漬,斜空處沒半米蚍蜉。
4.出自《長生殿·制譜》妙哉,只這錦字熒熒銀鉤小,更度羽換宮沒半米差。
5.
公制長度的主單位。舊稱米突或公尺。一米分為一百厘米,合市制三尺。
6.
姓。唐有米嘉榮。
1.出自《廣韻?薺韻》米,胡姓。
1.厚于常規的禮儀。
2.以禮相待。
1.猶加重。
把原料裝進操作的容器之中;添加原料 ~工人 ㄧ自動~。
1.額外征收。
英美制容量單位,英制1加侖等于
4.546升,美制1加侖等于
3.785升。[英gallon]
1.見"加侖"。
加入某個團體或組織因有世界一流球星~,該隊實力大增。
1.謂年齡增長。
兼有加農炮和榴彈炮彈道特點的火炮,主要用來射擊較遠距離目標和破壞工程設施。簡稱加榴炮。
1.正項以外增收的賦稅。
2.增派,多派。
使更堅強或更有效~團結ㄧ~領導ㄧ~愛國主義教育。
1.凌轢他人。語出《論語.公冶長》"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何晏集解引馬融曰"加,陵也。"
高出別人一等。形容學問、才能等出眾 。
1.累日;積日。
為了取巧而不守秩序,插進排好的隊列里。
1.猶加額。
1.袈裟。
1.增加飯肴。謂盛于常膳。表示高興﹑慶賀。
1.勸祝之辭。猶加餐。
1.增加數量。
2.相加的各數中除第一個數是被加數外,其余的各數都是加數,如a+b+c中,b﹑c是加數。
①加快速度火車正在~運行。②使速度加快~其自身的滅亡。
用人工方法產生高速運動粒子的裝置,是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性質的工具,如靜電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直線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
1.褒貶;增減。
2.愈加減少。
1.增加;增添。
1.虛構誣陷。
1.放置膝上。喻愛重。
1.見"加膝墜淵"。
1.在坐席上再加一重席。古人以席為座,加席表示尊重。
1.給官吏高于本職的虛銜,表示尊貴。清制以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為大臣加銜。見《清會典.吏部.官制一》。亦泛指加官。
1.佛教語。意為加力修行,以作入正位的準備。亦譯作"方便"。
2.美德懿行。加,通"嘉"。
工業上在高壓下進行化學反應的設備,有的附有攪拌或傳熱裝置。也叫熱壓釜或高壓釜。
1.唐刑律名。謂于流放的本刑外,加罰勞役。
特別注意;非常留意~保護ㄧ~經營。
1.為了夸張或渲染的需要,在敘事或轉述時,增添原來沒有的內容。
1.見"加油添醋"。
1.增加。
連詞,表示進一步的原因或條件天氣悶熱,~窗外車馬聲不斷,簡直無法休息。
1.在敘事或轉述時,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來沒有的內容。
增加重量或程度~負擔 ㄧ~語氣 ㄧ病勢~ㄧ責任~了。
1.凌駕于。
2.誣謗;亂說。
1.水流的兩岸;堤岸的兩邊。
1.雙層的上衣。
1.戲曲術語。唱詞中間的插話。
1.古時婦女答拜男子的禮節。
指來自對立的雙方的責難受~。
1.即夾棍。
1.沒有被胎﹐只有表里的被子。
1.夾被。
1.謂對壘。壁﹐壁壘。
1.方言。指用高粱稈為原料作墻壁﹐把室內區分成里外間。箔幛﹐籬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