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閔壽卿山人
去歲逢君浮玉山,江風颯颯吹離顏。今歲重過揚子渡,煙波咫尺難相遇。鐵甕城頭一喚君,江聲洶涌那能聞。寸心強對南徐月,雙眼徒瞻北固云。此生應嘆交歡淺,日日思君長展轉。幾回飛夢到君傍,江水茫茫空斷腸。
去歲逢君浮玉山,江風颯颯吹離顏。今歲重過揚子渡,煙波咫尺難相遇。鐵甕城頭一喚君,江聲洶涌那能聞。寸心強對南徐月,雙眼徒瞻北固云。此生應嘆交歡淺,日日思君長展轉。幾回飛夢到君傍,江水茫茫空斷腸。
世祖龍飛萬國朝,故人依舊隱蓬蒿。
羊裘肯換貂冠貴,釣石終齊鳯闕髙。
共宿客星親帝座,貽書直氣壓時豪。
東京臣子多名節,皆自先生鑄此曹。
今日江湖境,雙眸嶺上明。
山光隨地好,秋氣逼人清。
隴水初分處,云鴻欲別情。
離群古來有,嘆息未休兵。
江村煙水遠,茅屋兩三家。
斷岸垂衰柳,疏篁隱細沙。
田疇賸秔稻,網罟足魚蝦。
不識宦游味,見人還嘆嗟。
莫問儂家作底愁,細思今古事悠悠。
只因讀得數行字,便覺分為一世憂。
問舍求田須更以,濟時澤物且能休。
梁谿幸有閑泉石,正好歸來作故侯。
迂路入江南,寒煙鎖翠嵐。
清晨游石井,薄暮宿了巖。
月冷不成夢,雞號還整驂。
吳園才數舍,去去指龍潭。
居與仙巖鄰,未悉仙巖路。
片棹偶相及,山僧頻禮數。
指點覓余跡,行行道其故。
是為梅雨潭,排空成瀑布。
常生六月寒,輶軒每相顧。
嗟哉往來者,寧不忝尸素。
形若龍蛇千歲蟄,神如日月四時新。
豈知雞足山中客,元屬蓮華社里人。
嶺上祖師提只履,煙中普化露全身。
拘拘守定干皮袋,畢竟如何始是真。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煙欲起時。
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
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髪頓成絲。
武夷古洞天,奇峰三十六。一溪貫群山,清淺縈九曲。
溪邊列巖岫,倒影浸寒綠。翩如鸞鳯翔,矯若虬龍蹙。
樓觀聳岧嶤,屏幃互重復。蛻仙骨遺金,游女肌削玉。
雞棲層巖巔,船插斷崖腹。學館存幾案,仙機余杼軸。
藍光瑩澄潭,虹影掛飛瀑。翠竹蔭天池,蒼苔封石屋。
繪禽頂長丹,遺跡指如掬。峨峨天柱峰,幔亭連翠麓。
傳聞武夷君,嘗此會仙俗。飛橋幾千丈,絕頂亙山足。
障以翠云屏,借以紫霞褥。瑤樽傾沆瀣,玉豆脯麟鹿。
仙妃奏賓云,金鼓間絲竹。酒酣歌夕暉,嘆息光景促。
曾孫誰復在,往事空遺躅。至今風月夜,笙簫響虛谷。
地靈饒泉石,山潤秀草木。坐使七閩人,蔭此仙靈福。
嗟予真散材,性愛山水酷。仙經與地志,名字久已熟。
薄宦方區區,仙賞宜碌碌。神游先夢寐,幽覿寄圖錄。
寧知因謫宦,乃得厭所欲。沿溯窮幽深,應接勞耳目。
開襟豁懷抱,壯觀慰幽獨。卻邀白云歸,伴此巖下宿。
夜寒夢魂清,曉發輕裝速。仙游須再來,何當謝羈束。
翠柏方歲寒,獨立群木外。
不為眾所知,此理實難會。
惜哉結根淺,未使極髙大。
天風動虬枝,蕭瑟起清籟。
儻無斤斧殘,會拂千丈黛。
空余霄漢志,不逐雪霜改。
委棄老空山,浩蕩付玄宰。
石路凝霜白,山村落月纖。
溪頭一橋小,煙外數峰尖。
髙畝層成級,寒沙軟勝鹽。
江南風景好,無那旅愁添。
聞有佳音自日邊,羈臣感極卻凄然。
矜愚本自加三宥,作賦休云謫九年。
戲膝但能紆彩服,侍香那復望青氈。
恩隆天地當何報,擊壤為甿老一鄽。
石上菖蒲何所擬,虬然連絡龍蛇尾。
寸余九節痩根莖,能輔五臓堅髪齒。
清泉白石養案間,璀璨芬芳誠可喜。
子于何處得此本,葉大根粗恐非是。
乞隣豈誤進菖陽,遺我還將比芹子。
物雖非是意已勤,且置盆中浸寒水。
舍櫂湓浦城,稅駕柴桑里。
緬懷靖節翁,衡宇茲避世。
乞食雖甚貧,折腰肯為米。
陶然傲羲皇,獨得醉中意。
三徑不愿余,五斗聊自誄。
優游晉宋間,俯仰無可愧。
若人骨已朽,凜凜有生氣。
斜川尚環流,層城亦秀峙。
如何髙世士,廟貌乃頹圮。
誰將一觴酒,薦此菊與杞。
朗詠歸來辭,感嘆成坐起。
寂滅乃可樂,紛華何足娛。
百年會有盡,富貴同邱墟。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
手植松與桂,青青三萬株。
幅巾坐其下,蕭散誰如吾。
衣食粗飽暖,身在即有余。
歸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虛。
借問名利者,還有此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