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遇寒食憶宋之問馬上逢寒食句五詠其韻 其三
荒村寒食雨濛濛,柳拂嬌青桃欲紅。山館留連聊把酒,佳時塵世苦難逢。
荒村寒食雨濛濛,柳拂嬌青桃欲紅。山館留連聊把酒,佳時塵世苦難逢。
風流蘊藉有誰過,數載巖疆費撫摩。化比寇恂河內瘠,詩如元結道州多。中牟物望稱三異,南國羔裘愛五紽。我亦伴他騎竹隊,躋堂來唱褲襦歌。
琴鳴堂上玉鳴珂,案牘何曾廢嘯歌。風雅共知吾輩少,賢勞偏較友邦多。先敦孝友非沽譽,但豁胸襟即飲和。杯酒躋堂稱介福,頌聲搖曳比卷阿。
治行爭推第一流,東瀛南北借宣猷。人如生佛萬家祝,座有清風滿室浮。為凜官方高節著,欲舒民困苦心求。稱觴齊慶華對祝,擬拜并州郭細侯。
崧岳何時誕甫申,三秋爽氣轉洪鈞。丁年已折高枝桂,甲子初周不老身。洛水人文誇領袖,瀛東子弟受陶甄。惟公張弛無聲色,一個休休社稷臣。
金陵自古稱雄地
玉節南來作鎮時
鳳舞龍盤渾是昔
攀鱗附翼在今茲
猶傳諸葛平巴蜀
何異姬公奠洛伊
漫說東都饒勝事
誰從登眺撰新詩
不與諸塵入
雨灑何曾濕
八風吹不動
卓然獨存立
窺豹門生笑管中
天鵝遠勢譜防風
空山夜語聞姑婦
酒市推枰識太宗
黥布失機居下策
一行懸解悟先攻
何時卻拜宣城守
聊賞平吳計畫同
石綠香煤淺淡間,
多情長帶楚梅酸。
小詩擬寫春愁樣,
憶著分明下筆難。
東出長安第一衙
地分佳麗職清華
晨催玉漏猶高枕
夜對金蓮不草麻
紫殿當頭回日月
青山排闥送云霞
神仙洞府斯為上
我亦曾游坐判花
懶訪半山云頂庵
且撐一葉泛溪南
花間漸覺同游少
桑下何曾作宿三
古有劉伶呼不醒
今無衛玠共誰談
五千言是家人語
長笑諸家誤注聃
田園萬頃盡荒蕪,
瓦礫盈場到處俱。
觸目更勞回首望,
故鄉也似此間無?
條教初頒洽里閭,
米鹽靡密見紆馀。
而今坐嘯鈴齋肅,
雁鶩行空無簿書。
初珥金貂謁紫皇,仙班最近玉爐香。為憐未慣叢霄冷,獨賜流霞九醞觴。
我顧本著姓,家運遞衰榮。
逮我封君行,隱德益休明。
爰及昆季列,英英萃瑤璚。
孝友篤同氣,文藻各馳聲。
林竹交晚翠,池草競春生。
今茲大江右,隱起王謝名。
我衰復干祿,爾樂俱躬耕。
愿申止足義,終諧孔懷情。
剃發得時名,僧應別應星。
偶題皆有詔,閑論便成經。
埽葉寒燒鼎,融冰曉注瓶。
長因內齋出,多客叩禪扃。
連日北風疾,江濤拍岸鳴。天垂平野月,浪飐近船燈。湖與歸心闊,秋因客思清。不眠聽鼓角,高枕念王程。
武口叢祠下,維舟幾日馀。北風增駭浪,南客念歸途。水遠浮三蜀,煙濃暗五湖。江村秋雨里,難覓酒家壚。
歸思方正切,北風何太狂。江村平隱見,湖樹遠微茫。浪起魚龍伏,天低鶴鸛翔。貂裘思更著,秋雨早生涼。
系舟楊柳驛,風雨苦連朝。遠岸煙埋樹,荒村水沒橋。年華身老大,湖海興蕭條。天意何留滯,應憐望國遙。
世故紛紜劇猬毛,
利名海里火銷膏。
何如道院三更雨,
稽古功成秋兔毫。
方能預圣流
常在更何求
迥然超彼岸
莫戀涯頭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