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沛縣登歌風臺口號一絕戲之十四年
少年曾誦大風歌,此日登臨感慨多。千載英雄何處去,空馀碑石對寒波。
少年曾誦大風歌,此日登臨感慨多。千載英雄何處去,空馀碑石對寒波。
處世空旦夕,探幽放情志。
長歌向閑云,引客游古寺。
秦山倚寥廓,高鳥下蒼翠。
凝陰向杉松,界法齊天地。
疏鐘遠僧舍,深殿有猨戲。
警梵千谿中,真禪寂無二。
寒泉聳毛發,清露遣心累。
省慮因悟非,勞神豈為貴。
起然靜中見,覺了愚勝智。
愿得棲煙霞,書之謝名利。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八)
承化來中國
朝天是外臣
異才誰作侶
孤嶼自為鄰
鴈塔歸殊域
鯨波涉巨津
他年續僧史
更載一賢人
原公舊路唯三徑,潘岳新年已二毛。
(《千載佳句》卷上《人事部·閑居》)
(按:《全唐詩逸》卷中誤收此詩為溫達作,今移正。又《全唐詩逸》卷中據《文鏡秘府論》天卷錄陳閏《罷官后卻歸舊居詩》,別作一人,實誤。陳閏應即陳潤,《文苑英華》卷一五七、卷二九八錄潤詩皆作陳閏,可證。)
有人嫌龐老,龐老不嫌他。
開門待知識,知識不來過。
心如具三學,塵識不相和。
一丸療萬病,不假藥方多。
千尺絲綸直下垂
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
滿船空載月明歸
煙塵忽起犯中原,
自古臨危道貴存。
手持禮器空垂淚,
心憶明君不敢言。
落日胡笳吟上苑,
通宵虜將醉西園。
傳烽萬里無師至,
累代何人受漢恩。
君家舊林壑,
寄在亂峰西。
近日春云滿,
相思路亦迷。
聞鐘投野寺,
待月過前溪。
悵望成幽夢,
依依識故蹊。
(秦瑀〖不詳〗鮑防李聿〖玄宗時清漳令,遷尚書郎。據《全唐文》卷四三五〗李清杜奕袁邕呂渭崔泌〖不詳。《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博陵安平崔氏有刑部員外郎崔泌,為湜弟,時代稍早,非是。〗陳允初鄭槩杜倚〖京兆人,淹玄孫,左衛將軍。據《元和姓纂》卷六〗)。
孤帆高樓鄞陽城,萬頃清流一應聲。
青鬢初隨衰草謝,白云還傍故山行。
夢中美酒酬枚乘,江上秋風屬屈平。
愧我一生潦倒甚,全無佳句答長庚。
作鎮得良牧,撫戎慙匪仁。
每觀龔黃化,煦物如陽春。
政簡似多暇,游從邀眾賓。
鳴騶鏡水畔,舍櫂耶溪津。
偶茲逢勝境,頓覺離囂塵。
丞相筑室在,季方結廬新。
登臨經絕頂,矚眺怡心神。
金章照玉傘,龍節陵松鱗。
笙歌入中流,聲角聞城闉。
更吟瓊瑤篇,愿言書諸紳。(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
充乎其居,或以匱己之虛,(一作“或躓其涂,匱乎己之虛”。蜀本云:“或以”字下疑脫“兩”字)。或盈其廬。
孰匱孰充,為泰為窮,君子烏乎取以寧其躬!
若君者之于道而已爾,世孰知其從容耶!(見《柳河東集》卷二五)
祝融萬丈拔地起,
欲見不見輕煙里。
山翁愛山不肯歸,
愛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尋著不敢驚,
沉吟為怕山翁嗔。
夢回抖擻下山去,
一徑蘿月松風清。
高蹤遺可繼,虛室即流塵。
越國曾封邑,蓬萊早會真。
余風生戶牖,殘影照江濱。
化鶴年猶遠,空悲云水親。
潭水澄初地,長為洗缽供。
已能降虎豹,不問攬魚龍。
濺沫溪莎碧,疏流石瀨重。
此中清凈理,繼跡有禪宗。
牽牛駕空車,共入無為宅。
無為宅甚寬,眾生卻嫌窄。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間隔。
有法入不得,無心是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