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致齋答韓舍人簡
齋舍隔墻東,蕭蕭槐樹風。
聲顏雖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說涼堪飲,唯愁賦少工。
此焉知素拙,試與問楊雄。
齋舍隔墻東,蕭蕭槐樹風。
聲顏雖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說涼堪飲,唯愁賦少工。
此焉知素拙,試與問楊雄。
我在齋舍,它就在墻的東邊,窗外槐樹在風中沙沙作響。雖然我們不能見面交談,但很快就通過書信互通消息了。先不說這清涼之景適宜飲酒,只發愁自己的詩賦寫得不夠精巧。我知道自己向來笨拙,不妨試著問問像楊雄那樣的才學之士。
齋舍:齋戒時居住的房屋。
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翰墨:指書信。遽:迅速。
涼堪飲:清涼之景適宜飲酒。
素拙:向來笨拙。
楊雄:西漢著名學者、辭賦家,此處借指有才華的人。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在太廟致齋期間。太廟致齋是一種莊重的儀式活動,詩人在齋舍中與外界交流受限。此時收到韓舍人的書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相對安靜、思考自身才學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的書信交流及對自身才學的反思。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情感與思考。
臺空罷講經,底事雨花零。
雞誤中宵白,山迷昨日青。
槎牙渾欲死,和煦便通靈。
怕壓疎疎竹,寒敲不忍聽。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
塤箎后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
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鑿山樊圃幻屏帷,自出胸中一段奇。
拓壽域歸常住地,注恩波入放生池。
剪蒿忍放蛙分部,空穴寧教兔不疑。
坐看春風歸約勒,先開墻角向南枝。
苦心如檗凜于冰,贏得沖冠雪一簪。
千載四明登陸處,三生五月度瀘心。
清泠烈暑生秋思,諧協涼薰入正音。
今日憚公如憚黯,試看塞柝夜沈沈。
水風池館濯明粧,兩袖澄鮮??晚香。
金注月波秋未滿,銀開星渚夜生涼。
素憐醉客陽辭酒,才就新題略舉觴。
拙不可窮安用巧,聽他乞得巧人忙。
小舟回櫂清苕曲,林下新傳拜夕郎。
品固自高庸借重,官非因夭始騰芳。
人都不到天游處,馬尚能尋夜直堂。
只尺鈞衡住無屋,萬間庇士可曾忘。
寂寞經春苦未榮,驀舒新綠上疎楹。
不追松柏凌霜操,漫學梧桐送雨聲。
抽半卷心忺趁曉,剪全開葉恨遮明。
炎炎三伏流金石,來相茶瓜枕簟清。
春風藝蘭茝,采采山之阿。
廣庭拓余地,華風日編摩。
芳潔漸可冀,榛莽常婆娑。
紫芽茁新馥,薰蕕相錯摩。
引類連根株,圖蔓費斧柯。
何知種植勤,苦心忘鬢皤。
九畹與百畮,恨少不恨多。
薿薿謝庭玉,比德元同科。
余光燭槜李,散采搖清波。
太湖跨三州,如此明月何。
玄窞蜿蜒宅,苔痕到底青。
鑿深連地軸,設險訝山靈。
路斗風煙濕,風酸草木腥。
丁寧休勒駕,更欲上新亭。
賦就垂天起隠淪,鶩飛難并鵠亭亭。
池塘早已騰春馥,龍麝何煩亂德馨。
虛應有神元不死,靜觀無物不長靈。
雙眸弗見南州士,莫作西山雨后青。
玉堂云氣鎖空蒙,回首泠然跨閬風。
紙貴又騰身后賈,騷亡舊策眼前功。
蝸緣竺磵題名石,鷺憶吳江載酒篷。
零落九華三四帖,朣朣猶在破囊中。
何須騎鶴與腰纏,欲傍家山問一廛。
任是五經俱掃地,可容四海欠彌天。
白砂自養真鉛汞,玄草重紉斷簡編。
更絇梅花窗外樹,曲肱聽雨聽風眠。
客已梅山訪把茆,城隅閑鏁一枝巢。
金園俗下謬公舉,玉帳眼明尋淡交。
不但據鞍尤矍鑠,尚堪策蹇作推敲。
采毫不借江山助,誰為高人賦解嘲。
閑適與康寧,山林只一人。風流兩晉舊,翰墨四朝新。
五袴歌宣化,三盤載縯綸。垂楊閑意緒,華頂老精神。
廣樂千齡會,溟波幾度塵。壺中留白日,庭下擁朱輪。
荷嫩衣重制,蘭馨佩更紉。玉頹千日釀,俗蛻百年身。
賦里尋詞客,橋邊問應真。靈光猶在魯,商嶺謾逃秦。
入社宜歸洛,休耕不起莘。騎箕渺何許,長嘯玉樓春。
巫硤第三聲,無愁亦怕聽。
養鉛煩護鼎,獻果伴看經。
失樹難忘返,投籠不畏扃。
舊銘曾瘞鶴,猿瘞亦宜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