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歸四首 其四
何須騎鶴與腰纏,欲傍家山問一廛。
任是五經俱掃地,可容四海欠彌天。
白砂自養(yǎng)真鉛汞,玄草重紉斷簡編。
更絇梅花窗外樹,曲肱聽雨聽風眠。
何須騎鶴與腰纏,欲傍家山問一廛。
任是五經俱掃地,可容四海欠彌天。
白砂自養(yǎng)真鉛汞,玄草重紉斷簡編。
更絇梅花窗外樹,曲肱聽雨聽風眠。
何必想著騎鶴飛升又腰纏萬貫,只想在家鄉(xiāng)附近置一處田宅。就算儒家經典都被棄置不顧,怎能容得四海之內缺遮蔽的天空。用白砂來涵養(yǎng)真鉛汞(暗指修身養(yǎng)性),重新修補斷爛的簡編(指整理書籍)。再把窗外的梅樹枝條盤繞起來,彎著胳膊聽著風雨聲入眠。
騎鶴與腰纏:出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比喻想同時實現(xiàn)多個不切實際的愿望。
一廛(chán):一處住宅、田產。
五經俱掃地:指儒家經典不受重視,文化衰敗。
欠彌天:缺遮蔽天空之物,寓意天下不安。
真鉛汞:在道家修煉中,鉛汞有特定含義,這里指修身養(yǎng)性的真功夫。
玄草:指揚雄的《太玄經》,這里泛指書籍。
絇(qú):盤繞。
曲肱(gōng):彎著胳膊當枕頭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文化氛圍不佳,天下或許不太平。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世事,從而看淡功名利祿,產生了回歸家鄉(xiāng)、修身治學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隱的愿望和淡泊名利、堅守自我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追求。
荔枝夾岸一江紅,釀就珍珠酒正濃。知了也知豐歲樂,歡歌陣陣唱南風。
渺渺乘桴上,悠悠宿石門。春游應有客,寒食偶過村。乍似巢開鳥,惟馀性定猿。從君天下士,寧敢問中原。
昔予遘天禍,負葬歸東州。寒暑倏流易,三載捷更籌。微息幸猶續(xù),壯志嗟已休。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又似不材木,托根于林丘。遭逢圣人朝,巖穴拔淹留。遂忘不肖軀,感激昨來游。故園日已遠,荒壟誰為耰。親族忽若遺,有懷安所投。茲身雖千里,夢寐常相求。王程限南北,歸路何悠悠。不能似高鳥,去來云中由。俯仰覺心傷,淚下如泉流。
獨卓金旌不用扶,靈鼉一擊萬人呼。鐵關雖藉金城固,若個人懸碧玉符。
已宅連延紫蓋椒,尋山依舊不辭遙。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飯還須水一瓢。風外野云俱淡蕩,雨馀秋氣亦蕭條。故人適有登高約,又拄枯藤過野橋。騷人空自怨蘭椒,更遣招辭嘆遠遙。爭似夷齊飽薇蕨,每同嵇阮醉觚瓢。清歌窈眇成珠貫,仙步虛徐按玉條。最憶向來攜手處,云平溪樹水平橋。漿酒香浮桂與椒,此間誰惜馬蹄遙。愛君澗壑沉吟樹,笑我江湖濩落瓢。前日好風猶泛座,只今零露已盈條。東山妓女誠何算,頗羨周郎得小橋。
對琴不見琴,忘琴聽琴響。坐久聽亦無,云飛樹尖上。
眾香多以氣,鼻聞口不知。香蕉香在味,入酒也相宜。
繞過花朝,趁良辰相將,更攜樽俎。折柳渡頭,挑菜橋邊,都是舊曾游處。露桃煙杏知多少,漸撩入、垂楊眉嫵。早陌上、鈿車寶馬,軟塵生霧。問訊探芳伴侶。怕似水韶光,易成遲暮。席帽銜杯,策騎尋詩,莫便醉扶歸去。風前誰弄桓伊笛,好待我、細吟新句。酒闌候、花陰慢催羯鼓。
高齋何所有,琴書伴幽榻。中有吾伊聲,聲與猿聲雜。
渭濱曾記入占年,何似歌鐘宴列仙。道士傳丹封赤篆,舞兒拖錦出紅筵。紫霞杯泛鵝黃苾,白雪詩緘鵠素鮮。只有喬松堪致祝,春光長在眾芳前。
命薄難將一愿酬,霎時知遇半生愁。吞針羅什非難事,抱柱微生是本謀。天上曾須鴛牒下,人間莫遣鴆謀求。栽花徑路從來窄,燕妒鶯猜卒未休。
老不任干戈,厭說胡塵起。為問宗汝霖,當時六十幾?
江山千里接仁封,都在東南秀氣中。借問玉皇香案吏,蓬萊何似水晶宮。
不謂吾子住中館,三年詢爾江海人。茅山翠微遇道士,始知正臥華陽春。暮日不落照我至,黃冠紫衣晤語親。麻姑未來有白發(fā),何時對席吞麒麟。
隰隰平原綠水洲,亭亭丹谷白云浮。一區(qū)石室天猶隘,四壁蒼苔境自幽。溜滴玉虬常作雨,風和碧檻似凝秋。參差怪石空中現(xiàn),斷續(xù)繁花洞里收。徑繞煙霞須著屐,情耽丘壑獨披裘。聽來鐘鼓驚人響,多少清音紀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