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宋紫薇光祿挽章
閑適與康寧,山林只一人。風流兩晉舊,翰墨四朝新。
五袴歌宣化,三盤載縯綸。垂楊閑意緒,華頂老精神。
廣樂千齡會,溟波幾度塵。壺中留白日,庭下擁朱輪。
荷嫩衣重制,蘭馨佩更紉。玉頹千日釀,俗蛻百年身。
賦里尋詞客,橋邊問應真。靈光猶在魯,商嶺謾逃秦。
入社宜歸洛,休耕不起莘。騎箕渺何許,長嘯玉樓春。
閑適與康寧,山林只一人。風流兩晉舊,翰墨四朝新。
五袴歌宣化,三盤載縯綸。垂楊閑意緒,華頂老精神。
廣樂千齡會,溟波幾度塵。壺中留白日,庭下擁朱輪。
荷嫩衣重制,蘭馨佩更紉。玉頹千日釀,俗蛻百年身。
賦里尋詞客,橋邊問應真。靈光猶在魯,商嶺謾逃秦。
入社宜歸洛,休耕不起莘。騎箕渺何許,長嘯玉樓春。
此人生活閑適又健康安寧,在山林間獨樹一幟。他有著兩晉時期的風流氣質,其書法文章在四朝都很新穎出色。他曾以善政讓百姓歌頌,還多次擔任重要官職。他如垂楊般有著閑適的意趣,在華頂山修養出老當益壯的精神。仿佛參加了千齡的盛會,歷經了滄海桑田。他能留駐時光,門前常有顯貴來訪。他如荷花般重新定制新衣,似蘭花般佩戴更美的佩飾。他沉醉于美酒,超脫了塵世百年。人們在詩賦中找尋他這樣的詞客,在橋邊詢問像他一樣的高僧。他如魯國的靈光殿般珍貴,不必像商山四皓那樣逃避世事。他適合像加入白蓮社的人一樣歸居洛陽,不必像伊尹那樣隱居莘野。如今他騎箕星仙逝,去向渺茫,只能在玉樓春的意境中為他長嘯。
紫薇光祿:官職名。
五袴歌:指地方官有善政,百姓歌頌。
三盤:多次升遷。縯綸:指帝王的詔書,這里代指官職。
華頂:山名。
廣樂:傳說中天上的仙樂。
壺中留白日:有留住時光之意。
朱輪:指顯貴者所乘之車。
玉頹:指醉倒。
應真:指高僧。
靈光:漢代宮殿名,這里比喻杰出的人。
商嶺:商山,秦末漢初“商山四皓”曾隱居于此。
入社:指加入白蓮社。
休耕不起莘:伊尹曾耕于莘野,這里指不必隱居。
騎箕:指人死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宋紫薇光祿去世后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人們重視文化和品德修養。詩人與逝者或許相識,對其才華、品德和政績較為贊賞,在其離世后創作此詩以表悼念。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宋紫薇光祿。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眾多典故展現逝者的生平、才華和品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對于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人物交往等有一定價值,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頡頏悲以鳴,歲序無更待。
鼎鼎懷昔歡,悠悠有馀悔。
采彼靈藥非,匪值青鏡改。
曷谷念鳩飛,無枝念木壞。
黃萼裳裳綠葉稠,
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
不是閑花野草流。
正憶春風帳,驅車過古城。
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
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
飛花紅千點,
芳草綠萬里。
眼前好景重陽節,羸馬難尋郭隗臺。
碣石晴云宮樹迥,燕山積翠鳳城開。
深杯坐惜持螯會,短發羞稱獻賦才。
歸步天街涼似水,月明清露滿高槐。
斷魂芳草送春殘,誰寄春詩自水南。
杏樹壇邊新雨澤,梅花村里舊云庵。
明時天際翔威鳳,野老山中憶去驂。
肯訂翳門關上約,碧溪薇蕨有馀甘。
紫塞秋深木葉紅,一年離思逐崆峒。
亂山匹馬燕云北,古郡斜陽隴水東。
雁影遙連沙磧暮,笳聲寒起戍樓空。
焚香簾閣多清暇,應有音書寄北風。
江山慣作犒師牛,
遂致輿圖盡海頭。
惟有指峰無恙在,
青青不改使人愁。
熟梅時候。簾外薰風透。梁燕乳,庭花瘦。堆盤烹白小,洗盞呼紅友。千古事,文章盡為先生壽。
伯玉知非后。翁子窮經久。人漸老,愁依舊。彈琴看鬢影,潑墨盈懷袖。須念我,一春寂寞青溪口。
碎佩叢鈴跡半湮,苔紋宛轉自成茵。
鷓鴣啼遍渾忘曉,鴻雁飛來獨背春。
隨地濁清山下水,與時圓缺月中人。
武陵故在紅塵境,若個移家去問津。
南枝凍折,映秋屏素幾,還帶殘雪。飄粉新瓷,留佇春痕,不管麗譙吹徹。金尊記向西園醉,甚容易、酒闌歌闕。正相思、忽到窗前,小占畫廉香月。
休憶宮檐舊事,無風先自墮,幽恨曾疊。倚遍危欄,夢遍重衾,不是籬邊時節。一般也有橫斜影,伴寒夜短檠孤絕。怕倩魂、空繞羅浮,卻是故人初別。
天空夜寂,蕩冷云萬頃,飛上層碧。不信人間,容易西風,齊州九點煙隔。瓊樓玉宇應難到,算惟有、嫦娥知得。待月名、控鶴歸來,說與此時游歷。
多事移商換徵,悄驚塵夢遠,無限幽憶。杳杳悠悠,作盡秋聲,拗折冰弦誰惜。還愁縞袂凌波去,卻似泛清湘瑤瑟。怕淚痕、暗漬金徽,盼斷廣寒消息。
竹邊小徑跨寒溪,
息念臨流萬慮非。
山鳥不知幽客意,
背人相顧卻驚飛。
斗轉寅初月正中,
昏燈達旦九衢通。
漢家祀事傳來遠,
想見當時太一宮。
午夢忽驚風雨落,起鋤畦藥半猶荒。過林高鳥時呼友,近水幽蘭自惜香。
綈戀未忘秦范叔,臥衣誰遣漢王章。百年開眼青天在,忍學紅塵白面郎。
新春過眼秋還近,急景拋人志欲荒。已悟云程難闊步,得依蘭室且薰香。
床頭古史三千卷,天上霄衣十二章。一縷色絲如可用,憑誰持此報中郎。
清朝未老已為郎,道在吾身屈未妨。已分閒心消歲月,不將名字望旂常。
青林近屋秋多意,白璧投人夜有光。欲步高吟慚跛鱉,還思十駕到飛黃。
紫薇花下訪仙郎,興發時慚俗累妨。白雪詩篇誰倡和,金蘭言語是尋常。
春生采筆應多夢,月過寒齋亦冷光。瘦盡不堪還苦思,忽驚籬葉為人黃。
未許幽人曉夢長,朝朝親炷佛前香。有詩為愛袁家渴,無病緣抄陸氏方。身雜蜑中誰是我,食除蜿外總隨鄉。白沙翠竹門前路,疑出西郊向草堂。
細細敲門細細應,老翁方曲晝眠肱。魚陂舊種千頭鲙,桑徑新窠十畝繒。菜足尚堪分地主,米馀翻欲供鄰僧。平生雅有乘桴興,咫尺滄溟去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