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恭人劉氏挽詞
雨露低蘋沼,芝蘭上桂林。
魚軒簾蹙繡,鸞紙誥涂金。
死者夫何恨,歸歟乃宿心。
不偕君子老,愁絕白頭吟。
雨露低蘋沼,芝蘭上桂林。
魚軒簾蹙繡,鸞紙誥涂金。
死者夫何恨,歸歟乃宿心。
不偕君子老,愁絕白頭吟。
雨露灑落在長滿蘋草的池塘,芝蘭生長在桂林之上。夫人乘坐的魚軒車簾繡著精美的圖案,朝廷的誥命文書用金粉書寫。逝去的人又有什么遺憾呢,歸去本就是她的夙愿。只是沒能和君子一起白頭到老,令人哀愁地吟起《白頭吟》。
蘋沼:長滿蘋草的池塘。
芝蘭:比喻優秀子弟。
魚軒:古代貴婦所乘的車,用魚皮為飾。
鸞紙:彩箋,這里指朝廷的誥命文書。
宿心:本心,夙愿。
白頭吟:樂府楚調曲名,多寫女子被遺棄的哀怨。
此詩是為恭人劉氏所作的挽詞。恭人是古代命婦的封號。推測創作于劉氏去世之時,當時作者可能出于對逝者的敬重和惋惜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劉氏的離世。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通過描繪逝者生前的榮耀來增添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挽詞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百里千鄉信未圓
到來空爇一尋煙
我今朝夕時聞見
粉骨碎身報未全
八月九日天氣清,同文四海試群英。蟾宮愧我昔年志,蠶食看人此際聲。江左朱衣非是夢,海邊丹鳳擬先鳴。白頭已誤青袍拙,奕世科名覬后生。
壯圖曾此淚沾衣,老向人間混是非。得失功名春夢斷,古今榮利露華晞。身歸大塊茫茫眇,心向空門種種稀。莫說風檐爭寸晷,且將杯酒送斜暉。
江楓半赤。雨初晴、雁空紺碧。愛籬落、黃花秀色。帶零露旋摘。
向晚西風淡日。發蕭蕭、任從帽側。更莫把茱萸嘆息。且更持大白。
盥櫛趨寒路,
倉皇力易稀。
霜橋人少步,
曦木鳥群歸。
萬里浮萍客,
三冬薄絮衣。
歸來猶若此,
終日傍人扉。
燕子來時春事空,
杖藜來往綠陰中。
靜憐朱槿無根蒂,
開落惟銷一陣風。
白首尚求試,知君驅馬遲。
共當身賤日,相視路岐時。
春雁雨迷影,野棠風繞枝。
文章知有數,不敢問歸期。
秋。一葉飄來便是愁。良宵靜,況見月當頭。
秋。觸怵離心著處愁。風來也,獨是下簾鉤。
帶水難同李郭舟
鷦鷯枝上總勾留
新詩似錦惟緘恨
春夢如云半結愁
馬剪焦毛嘶紫陌
鶴盤瘦影叫滄洲
天空地闊容疏放
只有吾曹氣味投
月姊封銀界,
龍君幻玉壺。
江南三尺雪,
人道十年無。
長恨周人詠黍離,
不期親到閔周時。
一朝小雅廢將盡,
何處如今更有詩。
禹巡吾國三千歲,陳跡銷沉渺莽中。
豈獨江山無定主,苔磯知換幾漁翁。
恨未能離處士家,
香零玉墮觸情芽。
平生揾盡英雄淚,
慣向人間吊落花。
西風吹洋河,北風吹洋河,風水相激如鳴珂。
少年巳有四方志,今日果向窮邊過。
我有千里驥,可以空駱駝。
我有雙龍劍,當為斬黿鼉。
江山風景自殊異,肯把雙淚徒滂沱。
韓范亦是書生輩,豈必一一親揮戈。
千百年前老古錐,
鋤山钁圃示箴規。
蛇兒挑起無人會,
直截橫拋更勿疑。
寒天無計償宿逋,宋侯招我飲市壚。吟朋三五不期集,著衣倒屣相追呼。
玉釭萬杓傾凍碧,舉杯一吸長鯨如。人饌黃羊來朔漠,盈筐紫蟹推津沽。
談碑上追歐曾趙,琢句高壓王楊盧。歌聲遏云雜絲竹,繞樹驚起西飛烏。
幕天席地無不可,劉伶阮籍皆吾徒。朔風撲擔白日黯,盎盎一室春魂蘇。
有日吟篇積鉅軸,幾時社集摹新圖。宋侯英姿天下無,用世不辭官職粗。
樓船東指四萬里,蓬萊弱水成康衢。掉尾恣睢狎海熊,無情喜怒調園狙。
揮手行矣休躑躕,瞬經安息通遮須。標格棱棱竦華岳,襟懷浩浩傾江湖。
儒生報國文字耳,試看奉使西游書。只我偃蹇同瓠落,桑榆無術挽東隅。
頹然一醉萬事足,回頭凍月穿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