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月吟答吳一齋 其二
西山一何高,東海一何深。惟應天上月,得見兩邊心。
西山一何高,東海一何深。惟應天上月,得見兩邊心。
風雨連三月,
春光強半差。
量晴呼好友,
沖濕趁桃花。
紅斷鐘聲接,
煙深鳥路斜。
林香吹未歇,
機息欲家。
兜羅香結印
合掌向人天
不作空花散
應參一指禪
幻形休扼腕
摩頂或伸拳
栽植菩提樹
芬芳證大千
殘暑留余熱,羅紈尚未捐。露華庭院早秋天。又到一年今夕,七見月團圓。
深草藏螢火,涼蟬咽柳煙。生憎蟲語太纏綿。惱煞喓喓,惱煞攪人眠。惱煞幾重花影,和月到簾前。
雪山六載自欺瞞,耿耿明星碧漢間。開眼更無回避處,普天匝地黑漫漫。
古今日月,古今星辰。
若教頻下淚,滄海也須乾。
觱沸檻外泉,遠出天柱陽。
清音映空谷,潛波渙寒塘。
昔人養靈芝,長年此山旁。
金骨換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馀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萊幾揚塵,茲泉日泱泱。
我愿滌世紛,朗詠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漿。
無窮山澤煉臞形,
幾許行藏見性靈。
明月四垂天宇辟,
秋鐘初扣石堂扃。
閒于竹下愁何事,
白徹心中夢自醒。
只合超然絕云影,
任人遙指一星星。
誰信烝人發殺機,棟傾舟覆欲何依。觸蠻勝負無優劣,凡楚存亡有是非。經亂衰親添白發,哀時詞客惜斜暉。蓱浮南北吾良憊,獨立蒼茫淚浥衣。
十年害氣滿神鄉,禍亂相尋一國狂。兵革干戈仍未已,沙蟲猿鶴總堪傷。運逢水火民何罪,星判參商帝不臧。亦有登樓王粲恨,河清無日意彷徨。
愛靜移家住水南
門排古木枕寒潭
鶴翎漸長呼童剪
麈尾頻揮對客談
旋切銀絲鲙鮮鯽
新嘗金顆擘香柑
惜余戒飲難陪伴
舉白掀髯子獨酣
忠孝傳家大府開,
蒼生久已待鹽梅。
我雖潦倒山林下,
會聽中天紫詔來。
潤裛鞭絲,冷侵衣袂,條山吹雨冥冥。才過梅黃,千林點滴秋聲。客懷已是凄清。況征途、流潦縱橫。風陵回首,蓮峰翠鬟,猶隱云屏。
飛蓬自去,倚竹仍留,小窗絮語,燈火青熒。荷花桂子,人間何處西泠。短堠長亭。數郵奩、聽徹蘭更。淚痕凝。錢江到時,看取吳綾。
人生盡馳騖,忙里換烏兔。白發忽相侵,紅顏若何駐。豈如向丘壑,味此閑中趣。鸧鹒啼春風,鸤鳩喚時雨。
煙林上筍蕨,晴川下鷗鷺。好景滿眼前,興來可以賦。貧賤與富貴,愿言履其素。
竹屋已三間,花徑旋一新。芳苞束碎錦,細草鋪柔茵。曾悟順動豫,豈嘆云雷屯。個中足俛仰,世上誰經綸。
日月久棲遲,姓名誰得知。頭戴世儒冠,身著山人衣。峻頷帶薄髭,瘦骨撐疏眉。青編口能誦,白飯手自炊。苦茗一兩碗,濁醪三兩卮。琴彈多舊曲,窗題少新詩。
別去動經年,坐來愁語離。幽齋早葺罷,借榻重歸時。
一辭桑梓遄征日,便是門閭倚望時。
敢謂游春歸緩緩,特因去國意遲遲。
山橫夕照人初遠,柳上長堤月正窺。
翹首鄉關何處所,萬里云樹總凄其。
在昔皇華使,周爰慎咨諏。
與子共夙夜,親見周宣憂。
輶軒適河洛,敢誇弩矢謀。
知子抱至性,疾惡如仇讎。
試問牧民者,不如羊與牛。
長河亙南北,咄哉無泛舟。
悵此對廚傳,屢見匕箸投。
歸來過里門,黧面深兩眸。
依依問桑梓,溫溫相慰休。
到縣揖縣官,叱馭尊道周。
時事難具陳,且遂友生求。
仙令不遺舊,王春已獻新。
黃頭戒途卒,白首出疆人。
為憶論文酒,今逢賜福辰。
樂郊饒樂事,燈火共燒春。
客棹忽遠適,江天殊放晴。
盟尋贈帶好,老作踏歌行。
坐滿平原客,琴鳴單父城。
燒燈十萬戶,應讓福星明。
華陰南望華峰雄
亙矗渾疑天路通
玉女洗頭乘夜露
巨靈舒掌逆秋風
山光直走秦關北
地脈遙連渭水東
一自神祇承漢祚
寂寥封禪夕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