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墨坡下嶺
清晨入岑蔚,嵐重寒颼飗。
忽聞黃鸝語,方悟麥始秋。
旅食法當瘦,遠行人所愁。
況復深山中,不與和氣游。
苦辛那敢憚,病悴良可憂。
徒憂亦無益,聊作商聲謳。
清晨入岑蔚,嵐重寒颼飗。
忽聞黃鸝語,方悟麥始秋。
旅食法當瘦,遠行人所愁。
況復深山中,不與和氣游。
苦辛那敢憚,病悴良可憂。
徒憂亦無益,聊作商聲謳。
清晨走進幽深草木叢,山間霧氣重透著寒風。忽然聽到黃鸝啼叫,才發覺麥子已到成熟時。在外謀生按常理該消瘦,遠行本就是人們發愁之事。何況又身處深山里,不能與祥和之氣相伴。辛苦哪敢害怕,可身體憔悴實在讓人擔憂。只是擔憂也沒好處,姑且唱唱秋聲之歌。
岑蔚:草木茂盛幽深的樣子。
嵐:山間霧氣。
颼飗:形容風聲。
麥始秋:麥子成熟的時節。
旅食:在外地謀生。
和氣:祥和之氣。
憚:害怕。
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常象征秋天,這里指秋聲之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遠行途中,身處深山,可能是在漂泊謀生時,面對艱苦環境和身體狀況不佳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是抒發遠行之愁與身體病悴的擔憂。特點是情景交融,先景后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生活感受。
紅燭如山,請四筵滿座,聽儂撾鼓。此日天涯謀作達,事更難于縛虎。仆本恨人,公皆健卒,不醉卿何苦。金元院本,月明今夜重作。
總是狎客南朝,佳人北里,占斷蕪城路。好景也知容易散,一別沈鱗羈羽。狂受人憎,醉供人罵,老任雛姬侮。揚州燈火,明朝人定傳語。
迢遙徑路松蘿滿,一道鳴蟬玉磬聲。立馬乍驚仙樂奏,登臺偏訝雨花明。軒傳遺履青鸞入,洞有馀丹紫氣生。卻向珠宮問奇事,御香猶繞漢雙旌。
九日登臨愿不虛,問誰曾此謁仙居。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歲百馀。入地銅龍向天闕,騰空錦雀下庭除。荒碑梵宇多題字,不見當年御簡書。
青霞洞曉霞初起,愛日亭開日正東。雨后徑留苔蘚碧,秋深池動藕花紅。樓窺朝斗臨滄海,樹隱飛云接太空。聞道尚書遺賜履,令人空復仰高風。
名山地僻君為主,古洞天開石作題。氣壯漫誇鯨海躍,家貧空有鹿門攜。飛泉細灑銀河裊,宿霧輕籠玉女低。更喜玉娥醉相映,新妝閒對鐵橋西。
郊原黃葉渚煙秋
日落蒼茫碧水流
傍晚漁歌隨處起
半湖楓冷月明舟
早于批鵊巧于鶯,
故國春林足此聲。
今在天涯別館里,
為君沽酒復何情。
金膏煉藥后,幾榻半殘經。
石蘚侵階碧,窗筠卷幔青。
云停春渺渺,江闊雨冥冥。
載有何人酒,吾慚問字亭。
十里春風,二分明月,杜郎舊熟游程。甚江湖病眼,為路柳偏青。正哀吹、連天警燧,故人重見,尊酒譚兵。悵煙堤、鴉點殘陽,空下臺城。
后庭玉樹,奈歌前、重聽堪驚。嘆木落淮南,留人幾處,叢桂多情。我亦過江詞客,山堂在,倦賦秋聲。念天涯歸夢,明年芳草還生。
把酒花前欲問公。對花何事訴金鐘。為問去年春甚處。虛度。鶯聲撩亂一場空。
今歲春來須愛惜。難得。須知花面不長紅。待得酒醒君不見。千片。不隨流水即隨風。
緹室窺玄籥,清齋席白茅。
瑤光連北闕,璧彩近南郊。
砌迥檐花積,風回苑樹交。
天心如可見,已映易中爻。
迎氣潛皇澤,飄霙下帝臺。
兆從三白異,瑞應一陽回。
凈色流壇樹,輕飛逐管灰。
明朝郊祀賦,應待長卿才。
經時少暇出郊游,
野曠山遙易見秋。
祗怪朝來多爽氣,
似緣我輩是清流。
荒臺古井平蕪濕,
斜日西風亂葉愁。
莫笑田翁無款待,
綠菱新摘酒新篘。
訣別詩何在,銜哀未忍哦。
石交同輩少,老淚故人多。
泉路知安否,吟懷近若何。
輞川門巷邇,有客怕經過。
昔公去太學,
士曰奪我師。
今公去皇閣,
里閭極公思。
公何德于人,
曰公勇于義。
使其用于時,
其效何止是。
一聲啼鴂畫樓東,
魏紫姚黃掃地空。
多謝化工憐寂寞,
尚留芍藥殿春風。
金陵形勢眼中見,
一吊興亡夢寐間。
侯景長驅走龍虎,
王敦內叛壓江山。
中原有主申明命,
下國何人敢肆奸。
白首自傷歸未得,
此身何處得清閒。
水田碧氣溢四圍,
白鳥得意雙雙飛。
我今驅車渡淮水,
風物頓觸江南思。
丁戊之災一何酷,
天公幸錫年來熟。
豬雞肥大稻頭粗,
黃茅矮屋兒呱呱。
臘月云霾苦不晴,貔貅百萬怯衣輕。但言天子深宮處,猶向山中風雪行。
大峪云深紫氣明,翠華親為筑陵行。雀蛇龍虎千年壯,檜柏松楸百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