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得華赴漢陽教授二首 其一
昔公去太學,
士曰奪我師。
今公去皇閣,
里閭極公思。
公何德于人,
曰公勇于義。
使其用于時,
其效何止是。
昔公去太學,
士曰奪我師。
今公去皇閣,
里閭極公思。
公何德于人,
曰公勇于義。
使其用于時,
其效何止是。
過去您離開太學時,學子們都說像是被奪走了老師;如今您離開皇閣,鄉里都深切思念您。您對人有何德行?大家說您行事果敢重義。如果您能被當世重用,所獲成效豈止如此。
太學:古代中央官辦的最高學府,傳授儒家經典。
士:此處指太學中的學子。
皇閣:代指中央官署或朝廷機構。
里閭(lǘ):鄉里,民間。
勇于義:行事果敢,重視道義。
用于時:被當時的朝廷或社會任用。
效:成效,功績。
此詩為作者送友人劉得華赴任漢陽教授時所作。劉得華此前曾于太學、皇閣任職,因其‘勇于義’的品德深受學子、鄉鄰愛戴。作者通過回顧其過往聲望,表達對友人品德的贊賞及對其未來施展才能的期待。
詩中通過今昔離別的對比,點明劉得華‘勇于義’的核心品德,既贊揚其德被眾人的聲望,也隱含對其未充分施展才能的遺憾與期許,語言真摯,情感懇切。
市酒郫筒去未還,宗人厚德敵劉寬。田歌社舞生惆悵,聊向樽前佐客歡。
虛堂涌出山瓏玲,百鳥亂啼朝日晴。遠峰拖藍近峰綠,春色一抹煙光輕。東西迤邐連翠屏,平林十里遙相迎。松杉濕氣何淋泠,昨夜雨痕今日清。云擁山半山欲行,泉飛萬壑聲可聽。下有茅屋三椽橫,無主無客門常扃。我欲移居從向平,諦視始悟為丹青。誰與畫者曰仰亭,化工奪巧天為驚。昔聞云林筆通靈,萬峰曉霽曾圖形。斯人竟爾追芳型,五百年上堪齊名。今我臥游塵夢醒,畫師畫法殊冥冥。清琴在幾酒在瓶,能否筆力新發硎,將詩比畫爭主盟。
春首及徐方,行來道路長。殘冰馀積水,霽雪帶連岡。遠野通淮甸,懸流近呂梁。征鞍行可解,不日上舟航。
劫火燋鄉邑,煙塵何處逃。云藏佛世界,門背古亭皋。徑隱花木靜,山深人物高。老師具眼目,法力辟兵刀。
材與時相會,聲華孰可攀。東堂升秘籍,內閣敘清班。馀慶千年遠,浮生一夢還。故鄉聞訃日,云黯四明山。熙寧治百川,獻議辟民田。平昔不毛地,于今大有年。至忠期報國,上策在安邊。士論追賢業,臨風一泫然。節制當方面,恩威號令明。黠羌知效順,叛俗乞歸耕。一夕流星隕,中年逝水傾。祠堂嚴歲享,耆舊致精誠。
虛壁疏燈語亂蛩,夜懷如水怯西風。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無聲萬木中。澤國蒼茫秋水滿,居民流落野煙空。不知誰解拋憂患,獨對青山憶贊公。
操存腔里心,酬應世閒事。世人不知此,只去學文字。終日清明方是敬,一時雜擾便成昏。知行由此作基本,便是程朱入道門。
江水溶溶碧,峰巒萬萬重。藤蘿懸鳥雀,波浪隱魚龍。樹色籠朝靄,人煙亂夕峰。清光好遲我,今夜客芙蓉。
踏青郊外負前期,浮白齋頭對故知。燕草斷腸還細雨,湘蘭無路寄哀詞。辟兵處處聞鼙鼓,績命年年長鬢絲。休詠四愁添旅思,越禽偏愛向南枝。
好花愛借花幡護。花開因甚風姨妒。狼藉畫簾前。殘英紅可憐。金鈴空怨語。花落誰為主。茵溷聽分飛。無言傷別離。因風回舞枝頭戀。多情幸借蛛絲罥。留得一分春。香銷未委塵。春光容易老。難得花長好。寄語好憐香。東風休太狂。
君本儒家子,相看客里情。春風河柳色,曉霧禁鶯聲。尺檄游南國,孤舟入水城。時瞻華蓋土,遙映紫云□。
身閑不入紅塵市,夢好頻驚畫角聲。
??雨雪下長川,浩蕩風波近?!酢?
十年載筆鳳池頭,喜奉天書判一州。薊北雨馀尊酒暮,江南水落片帆秋。山城民樸安耕作,澤國官閒樂宦游。此去想應多善政,他年風采動宸旒。
城頭霜落夜初分,嚦嚦悲鴻枕上聞。塞北未全收戰馬,江東漫自起愁云。驚心落葉敲窗雨,轉眼流光過隙曛。寒夢易醒人易老,吟懷牢落豈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