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沈宗文竹梧軒
竹梧并植近軒墀,一榻清風日自怡。玉立娟娟冰雪操,翠融挺挺鳳皇枝。昌黎喻勒王孫志,工部吟題省署詩。琴瑟斲成笙管截,明廷九奏致雍熙。
竹梧并植近軒墀,一榻清風日自怡。玉立娟娟冰雪操,翠融挺挺鳳皇枝。昌黎喻勒王孫志,工部吟題省署詩。琴瑟斲成笙管截,明廷九奏致雍熙。
夷齊雖渴死,不飲盜泉漿。顏回雖餓死,不食覆車糧。
蝍蛆甘腐帶,青蠅嗜惡壤。鳳凰翔千仞,振足來高岡。
君子秉大道,緬邈羲與黃。豈無曲者容,不若抗而方。
孔子不伯周,管仲不皇唐。小人徒唧唧,誰與論短長。
木曲不避影,貌丑不避鏡。鏡豈為我私,影豈為我正。
周公被流言,千古推大圣。孔子厄齊陳,逡巡引天命。
君子靜修身,此心如圓映。善有華袞隨,惡有雷霆競。
夙興而夜寐,努力承明盛。
攬衣陟高山,不上還即下。
中道無客足,眷言古學者。
雪窗螢案閒,一晌釀藏寫。
漫詡春華濃,春華不我假。
偏傳絕學到東夷,
寥落中原事可知。
今日陽明祠下過,
冥冥雷雨讀殘碑。
欲盡殘燈更有情,
可憐剪斷讀書聲。
區區紙上太癡計,
一笑開門看月明。
潘郎鬢豈春能綠,
東野肩非雪亦寒。
世外那無仙可學,
人間惟有老難瞞。
銀屏桂殿露香飄,此去蓬山路不遙。濯濯渥人春月柳,東風吹不上紅橋。
花枝七寶障歌筵,只許聞聲已可憐。況是云鬟人賦得,此才大勝李青蓮。
大江東去雁南賓,翡翠衾寒幾度春。淡月落花歸有夢,崔徽已作卷中人。
爭忍三山逐日行,今宵鐵磨照燈明。傷心待漏朝天句,并入業殘玉佩聲。
黃門高節著萊陽,伯仲風裁在抗章。
請劍尚方思斬佞,荷戈南國竟投荒。
危言足破狐貍膽,浩氣堪增史冊光。
海涌峰頭祠廟在,溪毛特為薦馨香。
詎識山中相,言從帝里過。花間九老宴,醉里八仙歌。大隱忘朝市,清時狎罻羅。為傳匡世略,愛子在鑾坡。
上國開三徑,燕歌異四愁。支頤觀紫陌,適意度青牛。春院星恒聚,秋臺月共酬。莫須尋閬苑,茲地勝昆丘。
九夏酷暑愁已過,江城一雨更相宜。火云旱魅潛形候,竹杖芒鞋得意時。遂有霞光明野岸,佇看山色入荷卮。人間安得秋長在,日日涼風拂釣絲。
林塘幽興靜偏宜,老去移家慰所思。曉雨不孤旬日望,秋風元是十年知。書生閱世終成幻,志士悲歌亦自癡。惟愛樾森樓外燕,飛來相對不相疑。
曩讀登科記,高標我已驚。
名如程子字,字是后山名。
可但于詩妙,終當以道鳴。
將無嫌落殖,亦許定交盟。
亂花叢里曾攜手,窮艷景,迷歡賞。到如今誰把,雕鞍鎖定,阻游人來往。
好夢隨春遠,從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閨正杳,佳歡未偶,難留戀、空惆悵。
永夜嬋娟未滿,嘆玉樓,幾時重上。那堪萬里,卻尋歸路,指陽關孤唱。
苦恨東流水,桃源路、欲回雙槳。仗何人,細與丁寧問呵,我如今怎向。
老樹凋殘盡,靈祠寂歷中。
古今時易改,幽顯意能通。
歲享屢登樂,俗追三讓風。
送迎人散后,日落亂山空。
飄然天半御風輕,身在浮圖絕頂行。
三輔山河掌上盡,五陵云樹望中平。
絪氳香界從朝暮,高下桑田幾變更。
故事尚傳唐進士,曲江宴罷共題名。
地接宸光近,山高王氣浮。
青云連紫禁,白日照丹丘。
閣俯中原極,河分大澤流。
出關行欲去,策馬且夷猶。
黃云滲淡漢宮昏,面相終符蒯徹言。
秦鹿捕成功已震,陳豨去后獄誰翻。
寒潭不返王孫釣,哀些難招猛士魂。
碧血千年埋怨草,可憐韓姓幾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