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季玉還楚四首 其四
布帽壚頭撲舊塵,貂裘愁殺薊門春。洞庭湖上南歸雁,莫忘芙蓉寄遠人。
布帽壚頭撲舊塵,貂裘愁殺薊門春。洞庭湖上南歸雁,莫忘芙蓉寄遠人。
春好翻愁春欲去。
燕子銜飛絮。
何處響餳簫,楊柳門前,幾點清明雨。
紙灰飛過海棠樹。
斜日無情緒。
芳草古今多,誰定明年,重踏青郊路。
燕地春寒景物湮
尋春春盡不逢春
連朝已渥催花雨
清興還思附騎塵
山翠自添前度色
鶯聲應喚再游人
過遲太早均無當
斟酌良辰辦酒緡
支筇出郭望西東,一路人家翠靄中。
容我結趺松屋綠,倩人啜茗竹爐紅。
花畦比戶編籬隔,澗脈分流鑿沼通。
卻向密林深箐衣,萬千紅紫斗春風。
藥畦花徑此重開,屐齒微沾旋掃苔。滿地清陰天若假,杖藜寧厭去還來。
擾擾城居地獨偏,草廬虛敞稱高眠。一篙春雨池塘闊,旋理綸針向釣船。
谷口長松澗底藤
石橋山路晚登登
囊琴斗酒來何暮
空負寒齋昨夜燈
萬里羈孤困一簞。平頭四十誤儒冠。舜弦廣播薰風暖,鄒律潛消黍谷寒。
樓謾倚,劍休彈。看君行復上金鑾。鳳池波里求馀潤,蚖肆泥中豈久蟠。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拒霜花傍石闌干
家有青氈坐不寒
聞道宜城新釀熟
應知不厭客頻看
古塔已千載,白骨為黃金。寒燈耿不滅,照見西來心。
松林有茅宇,白云往還來。山僧愛云好,柴門夜長開。
誰騎蒼鸞來,啄破苔花碧。經年不歸去,化作山頭石。
不信湘中好,江山天下稀。如何萬里客,終歲澹忘歸。
老禪卓錫處,石上泉猶清。紅塵不相染,唯有蒼苔生。
一條寒泉色,迤?穿石下。秋雨何處尋,猶馀白虹掛。
寂寂空山深,荒泉四時冷。唯馀月明夜,山猿弄孤影。
下窺杳無極,仰視白日微。山人把火入,照見石燕飛。
綠草斷行跡,鍧然石門開。分明洞天里,不遇仙人回。
高亭行處盡,遠岫望中微。日月開禪觀,云霞護客衣。
開緘豁豁皺眉舒,一首新詩酒一壺。寒食禁煙春已半,佳人傾國態懸殊。園荒不減游群鹿,才盡應悲短續鳧。有墨牡丹君種否,鄉邦能借一畦無。
一見春紅意已舒,何須幻化入懸壺。含芳鎮日香千和,作態臨風色萬殊。曲檻乍開金縷鳳,清池斜照玉為鳧。洛陽擬問門園在,王后如今解接無。
五季紛紛首朱梁,乘時割據錢镠王。此塔肇建自忠懿,依稀記得妃子黃。
去今八百有馀載,中遭劫火燒頹唐。劇中靚妝妖蛇出,眾目爭看窈窕娘。
法勝有如鬼子母,戰退揭諦走金剛。金山高擎一盞罩,不能跋扈恣飛揚。
此妖亦是有情種,輕身失志為高陽。黃乃對白是寄托,以偽作真駭眾盲。
鄉愚不喻竊磚去,將去磨刀切柔桑。妄言此磚鎮妖孽,蛇蝎永不來蠶房。
從此剔出有萬萬,古塔勢欲倒高岡。十景之中少一景,于是山僧為主張。
若云鼎新工浩大,且圍八尺黃泥墻。斯舉傍人皆贊嘆,保護塔身計最良。
我聞興修也生喜,作詩記美助宣揚。
楸葉晚蟬鳴,
荒亭蟋蟀聲。
露凝新樹色,
日出滿林明。
蛺蝶從枝舞,
蜻蜓點水輕。
欲看秋景好,
歸路且徐行。
花藥氛氳海上洲,
水中云影帶沙流。
直應路與銀潢接,
槎客時來犯斗牛。
一鐙傳過海,
祖印提來未。
低頭拜空王,
乞與轉輪慧。
月痕才上。暝色和煙漾。撲簌沙鷗驚打槳。趁溜烏篷剛放。
溪流曲曲斜斜。轉過蓼葉蘆花。一點紅燈漸近,小橋竹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