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二首 其二
蕭蕭白發臥扁舟,死盡中朝舊輩流。
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
鄭虔自笑窮耽酒,李廣何妨老不侯。
猶有少年風味在,吳箋著句寫清愁。
蕭蕭白發臥扁舟,死盡中朝舊輩流。
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
鄭虔自笑窮耽酒,李廣何妨老不侯。
猶有少年風味在,吳箋著句寫清愁。
白發稀疏的我躺在小船里,朝中舊日的同僚都已離世。睡夢中我跨越萬里山河,五更的風雨聲中,四周群山已入秋。我像鄭虔一樣自嘲窮卻愛酒,也如李廣一般老來未得封侯。但我仍有少年時的情懷,在吳箋上寫詩抒發清愁。
蕭蕭:頭發稀疏的樣子。
中朝:朝中。
舊輩流:舊日的同僚。
鄭虔:唐代詩人、畫家,性曠達,喜飲酒,生活貧困。
窮耽酒:因窮困卻沉溺于酒。
李廣:西漢名將,一生抗擊匈奴,卻始終未得封侯。
吳箋:吳地所產的箋紙。
此詩是陸游晚年所作。當時他年老體衰,朝中舊友大多離世,自己一生抗金復國的理想未能實現,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壯志未酬的悲憤與感慨。其特點是情感深沉,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晚年沉郁頓挫的風格特色。
蹃葉風交落,臺驄晚并行。時寒物色換,意遠世緣輕。異國同觴地,危樓片月情。暝煙憑檻里,汴水凍猶聲。
萬里危樓夜,中天朗月時。快心真托酒,凝望轉停卮。野色霜元迥,林光燭并移。依依檐畔鵲,先占獨棲枝。
數東南、千巖萬壑,君家第一奇秀。云消縹緲峰巒下,閑鎖春寒十畝。春乍漏。有樵笛來時,報道燕支透。花肥雪瘦。向寂寂空青,潺潺古碧,鐵干夜龍吼。
幽人喜,扶杖欣然而走。酒神今日完否。山妻妝罷渾無事,供佛瓶中空久。枝在手。好贈是、蘆簾紙閣歸來守。寒圖寫就。看畫稿奴偷,詞腔婢倚,清夢不僝僽。
一春玉恙閉罘罳,
聲息何曾外院知。
今日花前扶病出,
教郎知道減輕時。
出家佛子,物外高流。挈錫攜瓶,訪尋知識。
須是踏著自己穩實田地,方解茆庵石室折腳鐺兒。
煮粥煎茶,接待往來,隨家豐儉。
未到如斯境界,不可虛延歲月。
二六時中,收視返聽。子細揣摩,是何面目。
高人百尺樓,萬里對天宇。
白水渺江湖,清明到窗戶。
跏趺作禪定,不聞雷破柱。
從渠蚯蚓歌,自趁商羊舞。
間居頗無喧,溪清時在目。
葭菼日又好,脩脩如翠竹。
炎天飲亦佳,薄酌抒幽獨。
微風生肘腋,余涼借喬木。
我醉還可歌,頹陽漸離屋。
煙柳瘦,露桃稀。
花信風深萬綠肥。
雨澤朝來飄灑遍,滿園春色競芳菲。
指日追鋒數驛亭,
論恩便合對丹屏。
行看功業掀天地,
陳跡俱堪入汗青。
層峰陰積雪,
地氣暖如蒸。
僻壤無人到,
澡躬誰許稱。
一衲三冬,千針萬線。
日影上三竿,眼力增一半。
日晷已殂,我經未了。
掩卷立須臾,冰壺掛林杪。
紙蝶風旋土一堆。無多老淚著寒灰。殘鵑錦樹啼還咽,小雁爐峰夢不回。
身后事,眼前來。青山須辦骨同埋。便能世世為兄弟,知否人間更可哀。
去年人日欲焚魚,人日今年卻曳裾。
客舍不彈馮氏鋏,夷門先駐信陵車。
風和萬井花爭發,日煖雙旌柳乍舒。
共道陽春真有腳,曾從幽谷到枯株。
梅嶺巍巍半壁存,東西旌旆擁雄藩。
總憑妙算持全粵,難怪高名動至尊。
臨敵不忍游別墅,過庭惟有頷諸孫。
千秋善處功名會,悟主封侯在一言。
圣心如鏡靜蟬蜎,
欲仗元龜監已然。
通志一編新進御,
漢宮五夜剪金蓮。
方諸影轉欲黃昏。
消息沉沉暗斷魂。
拜月無心心自焚。
憶王孫。
深院凄涼獨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