龕山凱歌六首(為吳縣史鼎庵) 其三
七尺龍蟠皂線絳,倭兒刀掛漢兒腰。向誰手內親捎得,百遍沖鋒滾海蛟。
七尺龍蟠皂線絳,倭兒刀掛漢兒腰。向誰手內親捎得,百遍沖鋒滾海蛟。
歲晚轘轅道,神歸嵩少原。
百年封域廣,三品葬儀尊。
笳吹迎風急,帷裳蔽日昏。
洛人應墮淚,幾世見銘旛。
往時濯足瀟湘浦,獨上九疑尋二女。
蒼梧之野煙漠漠,斷垅連岡散平楚。
暮年傷心波浪阻,不意畫中能更睹。
燕公侍書燕王府,王求一筆終不與。
奏論讞死誤當赦,全活至今何可數。
仁人義士埋黃土,祗有粉墨歸囊褚。
幸身無事時,種種妄思量。
張三腨口窄,李四帽簷長。
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
誰知受熱惱,卻不解思涼。
我營兮北渚,有懷兮歸女。
石梁兮以苫蓋,綠陰陰兮承宇。
仰有桂兮俯有蘭,嗟汝歸兮路豈難。
望超然之白云,臨清流而長嘆。
五陵無限人,密視龍沙記。
龍沙雖未合,氣象已靈異。
昔時蛟龍湫,半作桑麻地。
地形帶江轉,洲浮有連勢。
陵谷豈可常,淵竇在何歲。
微生久慕道,安恬輒忘味。
愧無及物功,碌碌尚匏系。
生蒙塵土厚,未受神仙秘。
何時與孤鶴,冉冉從此逝。
高燕初陪聽拊髀,清譚仍許奉揮犀。
自知伯起難逋峭,不比淳于善滑稽。
舞奏未終花十八,酒行先困玉東西。
荷公德度容狂簡,故敢忘懷去町畦。
自嘆羈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
早參直諒多聞數,晚入坯陶一器中。
存歿交情成契闊,晤言名理謾研窮。
追思五十年前會,已識河東父祖風。
水精為宮玉為田,姮娥縞衣洗朱鉛。
宮中老兔非日浴,天使潔白宜嬋娟。
揚須弭足桂樹間,桂花如霜亂后前。
赤鴉相望窺不得,空疑兩瞳射日丹。
東西跳梁自長久,天畢橫施亦何有。
憑光下視罝網繁,衣褐紛紛漫回首。
去年驚墮滁山云,出入虛莽猶無群。
奇毛難藏果亦得,千里今以窮歸君。
空衢險幽不可返,食君庭除嗟亦窘。
令予得為此兔謀,豐草長林且游衍。
岸紅歸欲稠,渚綠合猶晚。
晴沙上屐輕,暖水隨帆遠。
吹波戲魚動,掠葉飛禽返。
著意覓幽蹊,桃花悮劉阮。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
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
蕭條冬風高,吹我冠上霜。
我行歲已寒,悲汝道路長。
持以犬馬心,千里不得將。
使汝身百憂,辛苦冒川梁。
青燈照詩書,仰屋涕數行。
不有親戚思,詎知遠游傷。
賈傅少馳譽,平津晚遘時。
生賢不俾壽,造物孰能知。
故事留烏府,清規載鳳池。
上思楊綰直,當扆屢嗟咨。
行藏無意但隨時,不為人知我者稀。
負殼蝸牛初就舍,馴鷗海客已忘機。
緘收卷軸塵生蠹,合和丹丸醭有衣。
久冒寵榮無所補,敢煩從事嘆巍巍。
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窮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復出。
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不煎海水餓死耳,誰肯坐守無亡逃。
爾來賊盜往往有,劫殺賈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
從臣環極宴披香,帝子趨庭揖在旁。
日御舒長延晝景,星輝明潤照天光。
沉沉殿幄三云邃,簇簇宮花五采章。
四曲漢歌齊祝圣,九賓周衛盡班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