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鹽
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窮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復出。
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不煎海水餓死耳,誰肯坐守無亡逃。
爾來賊盜往往有,劫殺賈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
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窮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復出。
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不煎海水餓死耳,誰肯坐守無亡逃。
爾來賊盜往往有,劫殺賈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
州府的緊急公文像梳子齒一樣密集傳來,如今在海中收鹽的任務越發緊迫。窮苦的鹽民在破屋里正悲嘆抽泣,官吏和士兵駕著船去了又來。海中的各個島嶼自古以來不長莊稼,島上的百姓如今獨自辛苦謀生。不煮海水制鹽就得餓死,誰愿意坐以待斃而不逃亡呢。近來盜賊時常出現,搶劫殺害商人并弄沉他們的船只。一個百姓的生存關乎天下,君子怎忍心與他們爭奪那一點點利益。
州家:州府。飛符:緊急的公文。比櫛:像梳子齒一樣排列緊密。
嗟欷:悲嘆抽泣。
不毛:不長莊稼。
島夷:指島上的百姓。
賈客:商人。沈:同“沉”。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微小的利益。
此詩創作于北宋時期,當時官府對鹽的專賣控制嚴格,不斷加重對鹽民的盤剝。詩人目睹鹽民在苛政下的悲慘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反映社會現實。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鹽民在官府重壓下的苦難生活,批判官府與民爭利。其突出特點是寫實性強,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詩人關注民生的創作態度,為研究北宋社會狀況提供了生動素材。
司勛傷別,況天涯春盡,番番風雨。行也安歸留不得,斷渡似聞鈴語。西北云深,東南地坼,萬恨憑誰補。扁舟去后,殘蟾應戀江樹。為問枝上啼紅,千山鵑老,顏色能如故。草草東流村壁字,平地幾回今古。碧漲量愁,玉珰緘淚,影事君看取。落潮今夜,酒醒夢墜何處。
寒葩脈脈畫堂新,同是巡檐索笑人。獨把幽姿伴冰雪,舒花結蕊不關春。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怕歌愁舞懶逢迎。妝晚托春酲。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關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咚咚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滿林紅雨水邊村,消盡春深漠漠云。仙洞犬聲尋有路,秦時人跡到無門。芳菲日日催誰老,輕薄年年向爾論。對此春風腸已斷,不須桃葉與桃根。半似晴煙半落暉,天涯今日嘆春歸。愁濃溪女爐邊酒,夢鎖漁郎水上扉。走馬折枝紅欲笑,倚樓回首綠初肥。多情最是新蝴蝶,盡向林梢日日飛。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一出玉關道,風塵暗使車。孤軍窮黠虜,萬幕列平沙。落日搖旌旆,悲風雜鼓笳。此身歸未得,四海暫為家。
蔓草蒼藤次第除,小亭灌木共蕭疏。馳驅自信無長策,貧病因知戀敝廬。時復攢眉過白社,更誰載酒問玄居。倦游司馬多愁渴,猶向文園賦子虛。
萬籟無聲山更幽,一泉繞屋石中流。才聞鶴向云間度,風送梨花上枕頭。
蓬萊赤棗,此行只為游仙好。度索甜桃,差與莼鱸一解嘲。工書嗜酒,老子莊周稱益友。臣與安期,侍宴西王憶此兒。
出自坡翁馀百年,傳之溫國子孫孫。兩家文物來歸我,便盍投簪去杜門。
功臣堂號與山堂,已斗醇醨又斗香。今釀蓬萊法差勝,乘壺攜寄愿公嘗。
孤蹤短艇寓江濱,眼蓋乾坤徹骨貧。接了夾山鉆入水,至今恩怨不曾分。
門巷清明燕子來,綠楊如霧掩樓臺。同隨女伴秋千下,更向花間斗草回。
煙水溯空蒙。五色云烘。幾株風樹自惺忪。指點亂山殘照里,一株霞紅。客路嘆飛蓬。聚合匆匆。石闌小坐話離悰。為道詩囊收好句,少個奚童。碧月掛圓團。翹首云端。綠梧陰覆小闌干。坐愛清輝忘夜久,薄袂生寒。好景與誰看。獨自盤桓。紫薇花下露闌珊。唯有素娥同不昧,天上人間。
碧柳長捎溆,芳蕪綠繞灣。山花齊繡日,不肯放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