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到?莪和清老韻 其二
詩中巧手妙穿楊,便可階升屈宋堂。句挾冰霜堪卻暑,令人心地亦清涼。
詩中巧手妙穿楊,便可階升屈宋堂。句挾冰霜堪卻暑,令人心地亦清涼。
小葺茅茨紫翠間,
門當宮道不曾關。
剪裁風月聊堪醉,
奔走塵寰出老顏。
半局殘棋消白晝,
十年歸夢滿青山。
江城今可徘徊處,
莫怪頻頻此往還。
寒時寒殺,熱時熱殺。
諸方普請寒暄。
雙林寒時熱殺,熱時寒殺。
且非別換條貫,大士從來頭戴冠。
昔人來隱遯,
茲山始得名。
巖扃鎖積翠,
石罅流余清。
花石今何在,
菁茅久已生。
為言唐賀老,
千載有殊情。
今朝出門去,路逢揶揄子。汝形何龍鐘,汝色何顦顇。人皆鉆當路,汝獨鉆故紙。故紙高泰山,不直一杯水。當路眾所趨,汝獨無一字。玉堂炳宮燭,金華曳絲履。珥筆立螭頭,屬車陪豹尾。世人共歆羨,汝乃獨掩鼻。七十不回頭,汝亦自苦耳。抗手謝少年,吾今將仕矣。
沉醉無期即是鄉,
暫偷閑臥老僧床。
縱游籍草花垂酒,
陳跡題詩蝸篆梁。
故國山川皆夢寐,
天涯形貌各昂藏。
芭蕉葉上三更雨,
一陣疎來一陣狂。
秋日何烈烈,
憂心在丘麻。
老圃跬步間,
無悰問黃花。
及茲九九候,
清樽暢幽遐。
朋簪既肅穆,
宴豆亦靜嘉。
風雨知蕭辰,
颯然掠窗紗。
喬松助聲勢,
轟豗掉狂車。
萸囊頓精神,
似與老守夸。
淵明有三徑,
我獨歸無家。
浮驂竟安適,
佇立空咨嗟。
區中無由舒眼界,欲上云峰觀九派。
頗聞黃龍擅奇特,儻得窺臨真一快。
清苕一線僅委蛇,具區萬頃何滂湃。
又聞法華兩招提,清曠夐絕人境隘。
池光瀲滟鏡無臺,山色清寒身不壞。
石林幻出三玲瓏,萬虎千羆斷雄怪。
幽貞葉策天相之,梅雨初晴白日曬。
州家幸肯借官船,亟饌魚蝦菹韮薤。
奈何欲往竟不諧,徒羨諸公脫天械。
歸來爭發古錦囊,令予伎癢如爬疥。
嵇康本自不羈人,況復時屯方翮鎩。
終當于此結菁茅,庶可償渠猿鶴債。
杭州城西二月八,
湖上處處笙歌發。
行都士女出如云,
驊騮塞路車聯轄。
龍舟競渡數千艘,
紅旗綠棹紛相戞。
有似昆明水戰時,
石鯨秋風動鱗甲。
抽釵脫釧解佩環,
匝岸游人爭賞設。
平章家住葛山下,
麗服明粧四羅列。
喚船催入里湖來,
金錢百萬標竿揭。
傾湖坌至人相登,
萬眾崩騰遭踏殺。
府門一旦尸如山,
生者呻吟肱髀折。
西湖自是天下景,
何況遨頭古今壓。
一時死者何足道,
且得嘉話傳千葉。
諫官御史門下士,
九重天高誰敢說。
溪翁聊爾作歌謠,
謹勿傳抄取黥刖。
路傍官河一帶長,
風帆沙鳥認微茫。
人生行樂知能幾,
世事多虞只自傷。
破衲卷云秋漠漠,
淡煙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罷東回首,
底處青山是故鄉。
杏褪殘花點碧輕,殘花含恨脫紅英。
樹連翠筿圍春晝,風入青山送雨聲。
不辦扁舟訪安道,何妨蓮社醉淵明。
如公自是鑾坡具,盍與吾君致太平。
人情濃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豈知。
鹽咸醋酸,阿誰不知。
只要熟處放教生,生處放教熟。
道用人情日久,自然打成一片。
猶是蹲坐在浄地上,要得大方獨步,柏山與你草鞋。
合皂風煙外,
殘蟬送客愁。
云連平地起,
水帶斷槎流。
樹隠重重竹,
江呈岸岸秋。
晚來供望眼,
微徑雜歸牛。
險盡途方坦,溪鳴錦幄傍。
暝煙沉古道,幽草戀殘陽。
寂寂春將晚,迢迢日自長。
東門因送客,行得汗如漿。
用文武火,運惡鉗錘。
死學者偷心,開人天眼目。
大用機前轉轆轆,十分慈悲,十分惡毒。
六踞名藍兮一笑來歸,青燈夜寒兮香風馥馥。
正覺山前,明星皎皎。
夜半打失鼻孔,將謂一了便了。
中竺看來,有些短處,不說也好。
開得眼來天大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