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道中悵然有感因作遣情
路傍官河一帶長,
風帆沙鳥認微茫。
人生行樂知能幾,
世事多虞只自傷。
破衲卷云秋漠漠,
淡煙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罷東回首,
底處青山是故鄉。
路傍官河一帶長,
風帆沙鳥認微茫。
人生行樂知能幾,
世事多虞只自傷。
破衲卷云秋漠漠,
淡煙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罷東回首,
底處青山是故鄉。
路邊的官河綿延漫長,風中的船帆與沙洲上的水鳥在遠處顯得模糊不清。人生中能有多少行樂的時光?世事多有憂患,只能獨自感傷。破舊的衣物如卷云般,秋日的天空廣漠無邊;淡淡的煙霧與西斜的太陽,讓傍晚更顯荒涼。吟完詩向東回首,哪里的青山才是我的故鄉?
官河:官家開鑿或管理的河道,此處指流經臨川的河道。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多虞:多憂患,變故。
破衲(nà):破舊的衣物,衲指縫補的衣服。
漠漠:廣漠無邊的樣子。
荒荒:荒涼、蒼茫的景象。
底處:何處,哪里。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途經臨川(今江西撫州)的旅途中。結合“世事多虞”“底處青山是故鄉”等句推測,可能作于社會動蕩或個人失意之時,詩人因旅途所見觸發對人生、世事的感慨及思鄉之情。
全詩以旅途所見之景為引,由景及情,先寫官河、風帆的蒼茫之景,再直述人生行樂短暫、世事多憂的感傷,后以秋云、淡煙等蕭瑟之景烘托,最終以“何處是故鄉”的追問收束,深刻表達了漂泊中的孤獨與對歸鄉的渴望,情感真摯,意境蒼涼。
秋風秋雨夜凄其,憑幾沉吟有所思。驚鳥故投曾宿處,開花還是巳殘枝。喜看淡月穿云出,靜數游絲墮地遲。萬里鄉心千古意,興來聊誦少陵詩。
劉生何慷慨,任俠冠東平。五侯前箸借,千乘下階迎。季布匿來久,陶朱名已成。誰言一劇孟,能重亞夫營。
百丈牽船溯上流,清淮從古有三洲。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謝收。紅樹有霜還可騎,白蘋無雨更宜舟。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馬少游。
蒼龍倒掛不入地,回首卻攀云上天。夜深云散明月出,化作脩篁舞翠煙。
云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凄厲秋音去未窮。傷心不待梵琴終。黯然只在此聲中。往日思量空濺淚,滿懷悲悒怯聞鐘。身如枯葉不勝風。
子公書問走輿臺,公獨山林挽不回。人道旬瑜須徑去,誰知李泌卻重來。傳芳謝砌芝蘭粲,在處膺門桃李開。無愧可攻心事好,底教生死不榮哀。
長思遠道正綿綿,南北暌離思慘然。明月照人千里共,愁云迷目萬山連。恨孤慈母衡門倚,痛念難兄白日眠。我亦為君知所戒,唯憑一嘿免招愆。
錦云十里川妃供。一棹晚涼風款送。只愁無處著清香,滿載月明船已重。冰壺水鑒元空洞。天意似嫌紅翠擁。并教風露入吟尊,不惜秋光渾減動。
偶題熟紙光浮桂,漫遣生綃色染藍。入手功名如此耳,人間看北會成南。
近代何人能畫竹,只數熙寧文與蘇。宣和復有李博士,亦作渭川煙雨圖。圖中蕭蕭風景暮,溪谷縈回森竹樹。深林欲澹蒼翠來,暗葉爭翻亂珠度。石梁細路人家幽,生涯應比千戶侯。老夫對此銷百憂,坐覺滿堂生素秋。筆端亦能工破墨,直節曾移江上色。先朝見之重嘆息,吁嗟儒雅成陳跡,回首丹霄天地窄。
欲問興亡已慘顏,桑田滄海變人間。無情野水青春在,不動南山白日閒。伐木清溪寒剝啄,鳴禽高柳曉緡蠻。蛾眉皓齒終黃土,誰道仙宮有使還。
所重一言契,寧懸千里期。他年風雨夜,還意劇談詩。
垂老歸休荷圣恩,栽花種竹引兒孫。向來豪健風檣勇,老去光陰渴驥奔。往事不勞空咄咄,素懷猶欲濟元元。天臺山下柴荊路,白首棲遲學灌園。
離宮別院繞宮城,金版輕敲合鳳笙。夜夜月明花樹底,傍池長有按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