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蘭山之椒為達道監邑賦
采蘭山之椒,山深路逶迤。澗石嚙我足,松露沾我衣。愛此芳菲質,步深遂忘疲。有美絕代人,宛在水之湄。貌服肅修靚,皎若幽蘭姿。舉衽效瓊贈,庶以永所思。從茲結芳佩,歲晏無相違。
采蘭山之椒,山深路逶迤。澗石嚙我足,松露沾我衣。愛此芳菲質,步深遂忘疲。有美絕代人,宛在水之湄。貌服肅修靚,皎若幽蘭姿。舉衽效瓊贈,庶以永所思。從茲結芳佩,歲晏無相違。
有客從東來,迺是徐方秀。
言行過乎恭,篇章一何富。
顧我白髪叟,贈以青瑤枝。
我將投木桃,桃始開花時。
青松何嵒嵒,生在孤高處。
能鳴月下風,更入云閑路。
云漢何渺茫,遠過衡山陽。
松風上河漢,高韻落三湘。
我喉已吞霜,我口復吞月。吞霜吞月太麤豪,五臟心胸總清徹。
東家亦有人中清,一從年少名豪英。文章余事能用兵,蛇矛丈八折羽旌。
排成大陣將橫行,太華屹立洪河傾。螭騰豹躣哮虎鳴,斗膽可落突眼睛。
沖車突騎出不意,鋒不可當聲動地。前軍已勝后兵繼,唱罷凱歌氈帳睡。
將軍但筑受降城,老大不煩修武備。
有客懷剛義,無物能干抱。
堂有白頭親,惟憂甘旨少。
其家十五口,行計亦草草。
也須謀??粥,不可使饑倒。
成都學最古,肇自西漢時。寥寥千余載,間有或盛衰。
慶歷始下詔,四方如響隨。良哉樂安伯,治體由本基。
遠模類文翁,故事循魯僖。課試月為度,講解日有規。
教育猶父兄,片言不邇遺。學子五百人,弦誦何儀儀。
陶成禮義俗,大變西南維。距此已一世,繼者賢其誰。
胡公廟堂老,天子深倚毗。下車急先務,勸學為之師。
時異心則同,兩哲吹塤箎。作詩遺諸生,字字皆典彛。
近欲美材成,遠使純風熙。礱石建巨堂,豎柱不復欹。
九經滿四壁,高下相支持。首尾傳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經與斯堂,天下難等夷。度地得勝勢,西隅敞高扉。
氣象自宏顯,出門見通逵。嘉木種千本,敷陰接春暉。
人將不剪伐,異日甘棠枝。賤子昔在泮,執經趨綘帷。
嘗聞先生訓,敢告多士知。讀書有本統,宜先窮是非。
微言率簡易,眾說殊支離。詳觀圣賢跡,于我猶蓍龜。
不獨事辭章,華葩競葳蕤。豈徒換爵祿,稱謂生光輝。
立已如遠游,縱橫亦多岐。取舍各異轍,義利難兩馳。
一足少蹭蹬,終身陷污卑。君子與小人,古今不同歸。
勉哉篤志操,行副公所期。
病叟相逢恨不早,蒹葭敢比瑤林好。
誰作羊車衛玠看,不道好玄揚子老。
使君禮義高如山,清風更可清塵寰。
明日王君來訪我,陶潛欲臥君須還。
憶同支遁宿嵚崟,不負平生壯觀心。
北固山隨三楚盡,中泠水入九江深。
紛紛落月搖窗影,杳杳歸舟送梵音。
東去何時來蠟屐,天邊爽氣夢相尋。
春風本是詩家友,典卻琴書也沽酒。
呼童去問紫霄翁,近來枕上吟詩否。
不醉不吟將奈何,過卻今年春已多。
胸中壯氣吐不出,看看空作送春歌。
樂不須絲竹,花不須桃李。舞不須輕軀,歌不須皓齒。
人生各有樂,顧我如何爾。我是兩柳翁,家在南郭里。
詩酒以為樂,賓客至即喜。酒味酸或淡,瓷椀麤而偉。
或無一饤菜,但費幾張紙。人情慕富貴,公何眎賤鄙。
寒冷載肴酒,暮夜煩屐履。孚誠非猝然,饾亦勞止。
不用卞郎瓠,但坐杜侯椅。兩桌合八尺,一爐暖雙趾。
不以藥隨時,而用繒掩耳。或啖魚菹盡,或愛藏蔬美。
或取鱐與臘,或約酒以指。人皆悅真厚,誰敢停箸匕。
一客癯而清,偶坐為六子。吟聲尚鼓吹,歡情勝羅綺。
俗物無所用,高會有如此。
官暇頻游覽,春闌勿嘆嗟。
閑情寓文酒,好景付鶯花。
笑語留長日,園林訪幾家。
歸途最喧塞,紅燭數行斜。
楚有循良守,流民萃一方。
薪蒸溫病骨,菽粟飫饑腸。
永欲充編戶,無心憶故鄉。
恩深何以報,惟有一爐香。
鸞臺給事領東藩,畫鼓朱旗下浚川。
夕拜暫辭青瑣闥,晝行爭看錦衣船。
高才治郡廷中服,秀句驚人海內傳。
越國湖山應動色,煙嵐迎馬待新篇。
不息之謂誠,誠所以入德。
無微而弗大,何往不可適。
惟其能言者,自求其所得。
唯其自得之,久而能弗失。
好笑南郭翁,白鬢愛楊柳。如今十月后,猶飲菊花酒。
楊柳色漬面,菊花香漬牙。喉嚨溜香汁,腸胃浮香葩。
所飲幾何酒,所吟無限詩。若言絲與管,便是吟哦時。
心無一事累,意與千古期。一身成土木,兩腳登云霓。
但欲比陶潛,豈肯為杜微。公有如此客,可不使公知。
更問公安否,且喜公來歸。
次翁情義高,不在古人下。
惠我春山芽,清吟為增價。
記得西窗無,言詩遂及雅。
且待李張來,說子到清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