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自明
病叟相逢恨不早,蒹葭敢比瑤林好。
誰作羊車衛玠看,不道好玄揚子老。
使君禮義高如山,清風更可清塵寰。
明日王君來訪我,陶潛欲臥君須還。
病叟相逢恨不早,蒹葭敢比瑤林好。
誰作羊車衛玠看,不道好玄揚子老。
使君禮義高如山,清風更可清塵寰。
明日王君來訪我,陶潛欲臥君須還。
生病的老人相逢遺憾沒有早點相識,我這如蒹葭般平凡之人怎敢與如瑤林般美好的你相比。誰會把我當作羊車中的衛玠來看待,卻不知我就像喜好玄學的揚子一樣老去。您的禮義品德高如大山,您的清風之德更能清掃塵世間的污濁。明天王君會來拜訪我,就像陶潛想要靜臥一樣,您也該回去了。
病叟:生病的老人,這里詩人自指。
蒹葭:蘆葦,常比喻微賤、平凡之人。
瑤林:美玉樹林,比喻人容貌智力出眾。
羊車衛玠:衛玠是西晉美男子,常乘羊車在洛陽街上走,人們都認為他是玉人。
揚子:指揚雄,西漢學者,喜好玄學。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清塵寰:清掃塵世。
王君:未明確所指何人。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詩人,以隱逸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友人李自明相逢,二人應是文人雅士,在交流中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文化交流氛圍較好的環境,詩人以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自身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相逢的感慨和對友人的贊美,同時展現自身淡泊心態。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詩歌創作風格。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