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獻祠
兒時長誦八哀詩,遺誥相傳自昔時。空料白頭祠下拜,曲江煙雨讀唐碑。
兒時長誦八哀詩,遺誥相傳自昔時。空料白頭祠下拜,曲江煙雨讀唐碑。
大開雙白眼,
只見一青天。
世變倉皇奈若何,驚心歲月淚中過。蓉湖浩劫無須問,且共荒村宿舊窠。
避地經年日望還,今朝才得到鄉關。故園花木幸無恙,賃廡遙看楚炬間。
歸途緣江行,西折入幽邃。
四山何娟娟,雨洗出新翠。
江如對豪客,到此覿佳麗。
溪流導我行,峰峰啟還閉。
層崖夾叢筱,日色不到地。
虛亭翼然迎,曉我行已至。
但聞云外鐘,不見山中寺。
柔情縷縷。但一著色相,如沾泥絮。譜出荃蓀,楚些歌成,只有騷魂凝聚。
癡心付與多情者,任蝶影、隨風來去。似翠蛾、鏡里頻看,解得蕭郎凄楚。
儂感平生知己,有明珰瑟瑟,親見神女。悵絕離懷,苦訂歸期,恨不云山飛度。
披圖猛省癡騃意,便悟到、用情無處。更殷勤、寄語詞人,護得影兒長住。
劉伶醉席梅花地,海客仙槎粉水天。
屋角巖花爛熳,林間春色溫和。
處處兒童采蕨,紛紛幽鳥營窠。
祖意西來沒消息,樹頭百舌語猶多。
疏才慚作吏,問俗有馀情。
喜聽輿人頌,因知長者名。
香山稱逸老,洛社羨耆英。
會見持衡者,蒲輪早晚迎。
清晚窗前杜宇啼。游仙驚夢醉,斷魂迷。
起來窗下看盆池。傷春去,消瘦不勝衣。
柳陌記年時。行云音信杳、與心違。
空教攢恨入雙眉。人已遠,紅葉莫題詩。
誰家弦管度前汀,宛似湘江昔有靈。一曲未終船已遠,白云空點數峰青。
煙雨為容似帶愁,愁中猶解寫人憂。數峰出沒如何畫,寺在波心且艤舟。
想緣仙劃與神刓,有是湖光有是山。一處一游都幾日,也應偷盡九春閒。
源出靈山分外青,若從葛塢更須靈。誰知天樂逢真景,難向人間作畫屏。
篩雨龍山淡淡煙,水簾遙在數峰前。問言居士庵何處,為指中洲有陸蓮。
忍攜佳月就囂塵?腸斷滄波一片銀。
舟小畏風差得泊,樓高近市漫成鄰。
頑山是處愁吟望,殘夜無人省病呻。
卻為彗星搔短發,萬方涕淚詔書新。
滿天明月花欲光,朱顏綺陌草欲香。
歌聲婉轉夜何良,千尺高竹來鳳皇。
翩翩雙袖金鳳翔,抑之不下高不昂。
白云為衣水為裳,流盻忽及心不忘。
佳人變化何太神,光華軟玉能屈信。
盈盈獨立如停云,胡然疾轉如輕輪。
明珠十乘夜照人,桃花李花當青春。
嘉賓滿座酒滿樽,今日之樂難具陳。
舜葬鳴條豈可誣,
無端腐史記蒼梧。
嶺南今日猶荒服,
中古何嘗入版圖。
天外青青山,重云忽蒙翳。
青山終不移,明目未可睨。
秋風方憀慄,冥雨何時霽。
不見希夷翁,欲學窮年睡。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徹夜風。
清氣不容塵外慮,好詩多在月明中。
花前聞鳥聲偏亂,兵后持杯淚易濃。
珍重西窗書甲子,續游何日剪燈紅。
三閭大夫不愿醉,五柳先生不愿醒。一醒一醉緣何事,坐對寒花煙滿庭。
菊過重陽開更繁,城中車馬未曾看。種來本是山家物,白露青霜共暮寒。
檻畔輝輝纖月斜,幽香獨立殿年華。多情似與詩人約,一夜還開四五花。
露委煙斜更有情,黃花紫萼太分明。只教秋色常為主,莫遣西風怨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