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三首 其二
采蘭以紉佩,不久香消歇。
何如深林中,歲寒自時節。
清芳御微風,幽態含皎月。
世或無騷人,寧甘伴冰雪。
采蘭以紉佩,不久香消歇。
何如深林中,歲寒自時節。
清芳御微風,幽態含皎月。
世或無騷人,寧甘伴冰雪。
采摘蘭花來連綴成佩飾,不久香氣就消散了。哪比得上生長在深林里的蘭花,隨歲寒變化而自然生長。它清香的芬芳迎著微風飄散,幽靜的姿態蘊含著皎潔的月光。世上或許沒有像屈原那樣的騷人,它寧愿甘心與冰雪相伴。
采蘭以紉佩:出自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紉,連綴。
歲寒:指寒冬,常比喻人的節操。
御:迎著。
騷人:指屈原,后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可能世俗風氣不佳的環境,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堅守高潔品格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高潔品質,突出特點是借蘭自喻,以物言志。在文學上體現了傳統文人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堅守。
人有最靈物,依稀在北辰。
不知將謂氣,識后自然真。
心凈如冰雪,身輕似碧云。
若無十萬歲,作甚世間人。
年少場中晚節寒,去年揮手下天關。
何人肯蹋風波路,自古難言骨肉間。
十里即應歸漢闕,一帆從此別淮山。
艤舟如得僧伽印,未用將身付等閑。
芒屨松冠野外裝,茶鐺藥灶靜中忙。
含風荇逐波紋展,著雨花連土氣香。
停策仰簷朝覓句,披襟穿樹晚追涼。
蓬蒿似欲荒三逕,疏懶誰知意更長。
氣協高秋爽,祥開寶胄華。從今丹府籍,為瑞帝王家。
桂滿前宵影,桃舒浩劫花。德參龍種后,班次雁行斜。
早賜真王策,榮膺上將牙。兔園宏建敞,貂冕異恩加。
仙掌高承露,天潢穩泛槎。漢邦傳異慶,周篚拜親嘉。
永接宗枝秀,同符玉歷賒。喬松千載壽,他日看肩差。
渡頭急雨鳴森木,木杪顛風飛大屋。
沒腰寒水稻生芽,滿眼青泥車折軸。
山行值雨舟值風,窮愁日日煩天公。
不如歸臥澗壑底,世事一掃春花空。
別君兩年重此別,喜君胸次渾冰雪。
擬將身作賈胡留,無奈事如空鳥滅。
挽我不回君怒嗔,交情把玩轉清新。
相隨百里還相見,只有西山似故人。
有物含靈體,無名本自然。
赤龍藏宇宙,白虎隱丹田。
北斗南辰下,眉毛助睫邊。
灰心行水火,定息見真鉛。
忠言直節動華夷,肯為投閑更息機。
南國忽聞梁木折,中原猶望袞衣歸。
平生學術唯心得,晚節功名與愿違。
老病無因執哀靷,翔風空有淚霑衣。
傳得清涼祖佛衣,來新震澤舊禪扉。
幾年香木成林種,一日孤云帶雨歸。
別路片帆方蕩漾,名山八部已光輝。
夜窗時得伽陀句,會寄江城秋鴈飛。
千里云飄破浪開,使君知道荔枝來。
未嘗玉井醍醐味,先看金盤火齊堆。
肯作浪題霜后橘,聊同馳寄隴頭梅。
到頭應遣纖纖手,笑擘輕紅噢酒杯。
三雍無逸雋,四海屢豐年。
嘉瑞標圖諜,休功被管弦。
鼎成龍即去,書遠雁空傳。
多少承平老,遙悲杞國天。
聞道官軍入,吳儂盡倒戈。
指揮移地軸,湔洗用天河。
尚作蒼頭起,當如赤子何。
汝曹宜面縛,環壘即恩波。
向來卜幽期,此樂真雋永。行尋野航渡,俯玩云水影。
追隨兩玉人,妙語時灌頂。平生訪古意,到此方一騁。
所欣俱禿翁,王事廢朝請。且同陶淵明,蓮社對宗炳。
晴軒納野色,秋思浩千頃。忽驚梨棗村,身墮白鷗境。
飄零愜勝會,老大惜余景。況當風露辰,病鶴最先警。
留連凈名室,坐閱篆香冷。還尋野田歸,草樹斜復整。
有酒當再來,悠悠詎能省。
漢殿臚傳處,回頭四十春。
共嗟香案吏,歸作釣臺人。
意氣林泉老,名聲日月新。
賈生方擬召,??鳥在承塵。
年來何事憶莼鱸,家近秋風萬頃湖。
五馬曾同當日渡,二疏今見古人圖。
山靈尚勒移文否,田父時遭泥飲無。
余論不妨傳四海,君家世世有潛夫。
曉日輕橈動,波光滿座隅。
岸遙雙燕去,天齊百禽呼。
衰白看明鏡,飄零倒濁壺。
長年作羈旅,三徑有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