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仲寛赴宿倅
年少場中晚節寒,去年揮手下天關。
何人肯蹋風波路,自古難言骨肉間。
十里即應歸漢闕,一帆從此別淮山。
艤舟如得僧伽印,未用將身付等閑。
年少場中晚節寒,去年揮手下天關。
何人肯蹋風波路,自古難言骨肉間。
十里即應歸漢闕,一帆從此別淮山。
艤舟如得僧伽印,未用將身付等閑。
在年少活躍的場合里,到晚年境遇變得凄涼,去年您揮別朝堂離開京城。有誰愿意踏上這充滿風波的仕途之路呢,自古以來親情之間的事就難以言說。行程不遠就該回到朝廷了,這一揚帆就要和淮山告別。如果停船能得到僧伽的庇佑,就不要輕易將自身置于危險境地。
晚節寒:指晚年境遇不佳。
天關:原指宮廷,這里指京城。
漢闕:借指朝廷。
淮山:泛指淮河一帶的山。
艤舟:停船靠岸。
僧伽印:僧伽是唐代高僧,這里可能指得到高僧的庇佑或啟示。
付等閑:輕易對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仕途艱難,人際關系復雜。詩人的友人俞仲寛要赴任宿倅,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關切。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關切。其特點在于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等手法展現出友人仕途的不易。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般特點,注重情感的表達。
無物思量。萬慮皆忘。坐兩班、大眾禪床。粗衣遮體,糲飯充腸。有一函經,一佛像,一爐香。功課尋常。道行非狂。愛山中、白晝偏長。翠苔巖洞,綠竹山房。有一天風,一天月,一天涼。
松嫩堪餐。竹密須刪。息塵緣、何事相干。心超物外,身處人間。有十分清,十分淡,十分閑。學道非難。守道多艱。結跏趺、坐斷塵寰。若空僧舍,寂寞禪關。對幾層云,幾層水,幾層山。
四序無窮。萬物皆同。守空門、佛祖家風。香煙裊白,燭影搖紅。對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頑童。天性而、一樣疏慵。偶來塵世,忘卻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萬年松。
頓脫塵羈。深處幽棲。兀騰騰、絕處忘機。繩床石枕,竹榻柴扉。卻也無憂,也無喜,也無非。淡飯黃齏。寂寞相宜。類孤云、野鶴無疑。策筇峰頂,巖洞閑嬉。但看青山,看綠水,看云飛。
欲出樊籠。須契真宗。善知識、千載難逢。宏施捧喝,擊碎虛空。卻有鉗錘,有爐鞲,有機鋒。坐對孤峰。嘯月吟風,握龍泉、坐鎮寰中。野犴絕跡,狐兔潛蹤。卻善調獅,善伏虎,善降龍。
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年年暑去皆有期,今年暑去何遲遲。 不知搖敗幾團扇,得到西風吹面時。
寒仗丹旄引,陰堂白日違。暗燈明象物,畫水濕靈衣。 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歸。空馀燕銜士,朝夕向陵飛。
一年憂喜今宵過,兩鬢風霜明日新。 書劍自憐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宮中燭映西山雪,笛里梅傳上國春。 他日聽鶯懷舊侶,不知誰共醉芳晨。
長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別調為誰凄? 君心無定如明月,才照樓東復轉西。
只道成都路八千,誰知從此便西川。 行人一見成深省,大道多歧穩著鞭。
?甓為城一水旁,誰將孤壘捍瀟湘?左丞親獎三軍士,諸將皆成百煉鋼。
高密信為功第一,孔明如在國寧亡。上游緣此無藩蔽,徒使英雄信感傷。
監牢且作玄都觀,我是劉郎今又來。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機云同住素心違,堪嘆頻年事事非。 許靖敢辭推馬磨,王章猶在臥牛衣。 命奇似此人何與,我瘦如前君豈肥。 來日連床雞戒曉,碧湘宮畔雨霏霏。
紫簫吹破黃州月。簌簌小梅花,飄香雪。寂寞花底風鬟,顏色如花、命如葉。千里в兵塵、凌波襪。心事鑒影鸞孤,箏弦雁絕。舊時雪堂人,今華發。斷腸金縷新聲,杯深不覺琉璃滑。醉夢繞南云,花上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