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南亭觀妓
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
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我輩不作樂,但為后代悲。
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
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我輩不作樂,但為后代悲。
燕趙的歌女擊鼓唱歌,魏國美女撥弄著樂器。她們面容嬌艷賽過陽光,舞動的衣袖輕拂著花枝。我端著酒看著美人,請求她們唱邯鄲的歌曲。清亮的古箏聲多么悠揚,她們唱著曲子,秀發低垂。平原君如今在哪里呢,古池里已生出了蝌蚪。當年座上賓客三千人,如今又有誰還被知曉。我們若不及時行樂,只能為后代人感到悲哀。
燕趙兒:燕趙之地的歌女,古代燕趙多美女善歌舞。
魏姝:魏國美女。弄鳴絲:彈奏樂器。
粉色:指歌女的容顏。
邯鄲詞:邯鄲地方的歌曲。
綠云:比喻歌女烏黑的頭發。
平原君:戰國時趙國公子趙勝,以養士著稱,門下賓客數千人。
科斗:即蝌蚪。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白一生游歷四方,在邯鄲時,看到當地歌女表演,聯想到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養士的盛景不再,感慨歷史變遷,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和時光易逝,勸人及時行樂。其特點是將眼前的歡樂與歷史的滄桑相結合,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詩歌豪放灑脫又富有歷史感的風格。
一夕涼風入紫青
偶逢搖落又心驚
未央夙夜頻來往
起抱衾裯看啟明
霜蹄霧鬣聳權奇
乍摘金鞍汗血垂
海外貢來偏愛惜
監官引過不教騎
月落滄溟夜渺漫,
衲僧面目太寒酸。
擬將禍福輕偷眼,
惡浪狂風袞亂山。
雪膚翠鬣越千春,
占斷江山閱盡人。
誰意息陰人去后,
戰塵還慁歲寒身。
東短接西長。晁家小巷香。代州城、最細花娘。行四更當年十四,鴛水客,作鴛鴦。
送出雁門旁。踟躕廣武鄉。上琶弦、更唱娥郎。臂上不知朱十印,可尚在,在紅襄。
酸風射眸子,塵堁莽迷離。
遙聞犬吠聲,行近見茆茨。
主人揖客入,不暇交言辭。
衣裘剛抖擻,沙礫上鬢髭。
倦馬向櫪鳴,童仆亦苦疲。
權迂一日程,即次暫于茲。
道言不死真成妄,
佛語無生更轉誣。
要識死生真道理,
須憑鄒魯圣人儒。
男婦呼深樹,
盤餐聚一村。
蠅蚊庭草濕,
星月路泥渾。
晚齋猶占雨,
人眠不待昏。
還期集余力,
苗影接山根。
春早得甘澍,村鄰喜欲狂。
天公終老手,處處出新秧。
稻陂方渴雨,蠶箔卻憂寒。
更有難知處,朱門惜牡丹。
幾度陰陰幾度晴
年華不改舊林坰
風霜滿野根都白
天地無心葉又青
濃伴客愁迷遠道
澹隨詩思到閒亭
蘼蕪萬里湖南路
一片蕭疏繞洞庭
道久民胥化
幾先慮極深
勤邦循禹度
傳圣得堯心
生德齊天地
仁聲振古今
三山神藥在
滄海信空沉
雁落秋空剝萬金
寥寥一片老婆心
先天后地難回互
風急恩深冤亦深
解組歸來欲避名,
翻傳輿廩下承明。
興從泉石詩俱逸,
身遠塵囂夢亦清。
疊嶂峰前春樹渺,
黃金臺下曙云平。
謝家蘭玉森森起,
回首猶馀報主情。
楓葉凝丹瓣瓣秋,
西風吹送滿宮愁。
御□不禁東流水,
好附題紅作蹇修。
更深月復明,揚秀青云端。
浮飆倏以寂,長川靜波瀾。
徘徊廣除下,白露棲崇蘭。
仰見城西樓,回光照文軒。
樓中織綺女,延頸獨哀嘆。
哀嘆未終已,素河橫西山。
逝魄不長望,玉貌寧久妍。
君母吝光惠,使我芳歲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