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孫畫馴鷗園雪中古栝 其一
雪膚翠鬣越千春,
占斷江山閱盡人。
誰意息陰人去后,
戰塵還慁歲寒身。
雪膚翠鬣越千春,
占斷江山閱盡人。
誰意息陰人去后,
戰塵還慁歲寒身。
雪色的樹皮,翠綠的枝葉,跨越千年春秋;它獨占這一方江山,看盡人間歲月變遷。誰能料到在曾于此遮陰的人離去后,戰火的塵埃仍在侵擾這耐寒的身軀。
雪膚:形容古栝樹皮雪白,覆蓋積雪的樣子。
翠鬣(liè):翠綠的枝葉。鬣本指馬頸上的長毛,此處形容樹木紛披的枝葉。
越千春:歷經千年。
占斷:獨占、占據。
息陰:在樹蔭下休息,出自《莊子·徐無鬼》“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治之,在君邪?”“不然,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然則君將惡乎用夫圣人為?”“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吾師乎!吾師乎!齏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于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游已。”“惠子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惠子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惠子曰:‘無窮。’曰:‘知游心于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惠子曰:‘然。’‘通達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惠子曰:‘無辯。’客出而惠子見莊子。莊子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當之,彼其道遠而闊,其心稠而無南,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慁(hùn):擾亂、打擾。
歲寒身:指耐寒的身軀,化用《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處借指古栝的堅韌。
此詩或創作于社會動蕩時期,詩人觀畫中雪中古栝,見其雖歷經千年風霜仍挺拔,但戰亂的塵埃卻未停止侵擾。結合‘馴鷗園’的隱逸意象與‘戰塵’的現實指向,推測詩人因時局動蕩觸發感慨,借古栝抒懷。
全詩以雪中古栝為核心,通過時空對比與托物言志,既展現古栝的堅韌之美,又暗含對戰亂侵擾的批判,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是一首借景抒情、托物寄意的佳作。
滴地酒成凍,喧天鴉訴寒。窗風經怒響,簾日漏溫痕。偶爾尋梅去,其如駐屐難。沙鷗腳不襪,故故踏冰翻。今曉難離火,平生不擁爐。只緣青女降,便與管城疏。淡日明還暗,微暄有似無。誰能忍寒得,苦死去看書。
輕綾素袖逐云飄,白雪霏微曲韻調。名借玉芝庭抱秀,色分丹萼砌籠嬌。盈盈望接星槎遠,脈脈愁沉鼎篆銷。盟定幸逢傳信鳥,京華到日此歡邀。
一般雪色白如綿,隨意風吹墮野田。萬里飛花誰不愛,千林掩室獨頹然。極深斷壑堆難化,絕頂孤峰出最先。久住山中冬景好,地爐宿火到新年。
朝逢遠游子,車馬一何閑。問君安所之,道路方獨難。人情惡特立,世態好纏綿。一身欲誰從,多門易生怨。行行保子驅,歲暮當來旋。
玉貌曾沾帝子恩,故鄉環佩葬歸魂。千年廢寢無尋處,夜月啼烏尚有村。
去俗遠于風馬牛,十年往事滿心頭。祖郎自愛中宵舞,獨倚涼天寫四愁。
不到寺已久,入門籬菊開。山容帶紅葉,鳥跡遍蒼苔。臥掩維摩室,吟登般若臺。慚非陶靖節,誰送一樽來。
先生列館似翹材,慣見瓊筵為客開。夜夜元宵日寒食,一春盡可廁鄒枚。
九載衣冠陪粉署,三年涕淚改朱顏。棋枰翻覆興亡際,珉玉紛紜貴賤間。詩向陶韋尋軌轍,人從匡蠡占湖山。黃河中斷音書絕,遙望旌旗吊故關。
三五并時年,二八共來前。今逢泗濱樹,定減琴中弦。鶴別霜初緊,烏啼月正懸。
晴光灌榮樹,好鳥鳴其間。幽人啟前戶,盼之以怡顏。樹色正蔥蘢,鳥聲何綿蠻。物情本自適,于時亦相關。乾坤同大塊,寒暑交循環。變化豈終極,枯榮倏往還。云胡百年內,不有一日閒。智哉張子房,功成遠所患。寒流松石上,辟谷聽潺湲。
端居念物化,慨焉傷朵頤。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陲。光風吹蘭蕙,庭露復在斯。眷彼日月周,我車不載脂。藜藿克饑劬,靜德惠素思。俯仰白日光,洗心千載期。常恐失路岐,謾為時所欺。
吳下風流地,重聞顧辟疆。一丘官自拙,三徑意難荒。杖底千秋出,壺中萬象藏。搆分蒼鹿柴,穿得白鷗鄉。竹露寫清韻,荷飔來暗香。破云施短屐,過雨進輕航。雞舌忘為吏,金莖不愿嘗。可容王子敬,門外踞胡床。
天闊浮煙迥,沙平落照低。春江同在眼,只覺異巴西。
一勸農家莫惰農,春來雨水已流通。有男有女勤耕績,必定時和更歲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