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通濟堰二首 其二
往年初堰壞,樂歲亦民饑。
再見龍尾水,如興鴻卻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許楊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詩。
往年初堰壞,樂歲亦民饑。
再見龍尾水,如興鴻卻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許楊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詩。
往年通濟堰毀壞,即便豐收年景百姓也會挨餓。如今又見到龍尾般的堰水,就像當年鴻卻陂得以修復。它的名聲如同召伯埭,人們為它建立了像許楊祠那樣的紀念之所。祭祀官有祭祀之事,我作此詩來迎送神靈。
通濟堰:水利工程名。
樂歲:豐年。
龍尾水:形容堰水如巨龍之尾,可能指堰水蜿蜒的樣子。
鴻卻陂:西漢著名水利工程。
召伯埭:古代水利設施。
許楊祠:許楊是東漢水利專家,人們為他建祠紀念。
祝史:祭祀時司祝之官。
可能是通濟堰修復后,詩人看到水利工程發揮作用,百姓生活改善,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重視水利建設,以保障農業生產和百姓生計。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通濟堰的修復,突出水利對民生的重要性。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水利工程的關注。
漁磯石磴碧苔封,
天際微青露遠峰。
風過草花香馥馥,
日斜松竹影重重。
云煙鎖處藏文豹,
雷雨行時起蟄龍。
庭樹蒼蒼門寂寂,
蕙幃愁聽五更鐘。
偶被招邀去,親知笑我頑。
停杯數人物,洗眼看江山。
往事宜緘口,新聞足破顏。
畏人問出處,曾記點朝班。
大江匯海何冥濛,水勢欲挈狼山東。
誰與中流作砥柱,坐撫琴鶴臨蛟宮。
崇川政績垂千載,循吏仙吏無與同。
憶昔下車吾暨陽,瀛澥蕩潏戎披猖。
海艘駛絕眾駭走,公獨靜鎮嚴其防。
詰奸除暴葺土疆,口碑嘖嘖傳道旁。
蒼波茫茫月輪曙,海邦竹馬迎公去。
兒童爭識郭細侯,父老還歌廉叔度。
卅年宦轍江東遍,勁節清標見真面。
綠樹千山聞杜鵑,西泠回首花如霰。
一幅蒼官黝色新,秋煙秋雨憶鱸莼。
即今莫便思歸老,滄海橫流要此身。
初度趨庭日,驚聞訓鯉詞。遷臣仍舊□,賀客有新詩。弧矢箴吾直,韋弦示我師。年來親志洽,應是主恩遺。
半百今過四,十年已拂衣。桑蓬新白社,葵藿舊黃扉。不樂強成樂,知非覺又非。劬勞人已遠,何以報春暉。
衡門欣聚首,父父子孫孫。戲綵慚家慶,傳經愧后昆。尊前聊舉酌,海上穩垂綸。即際清平世,征求不忍聞。
不才明主棄,歸第一綸巾。蒲質驚逾艾,杞憂嘆積薪。江山原自重,菽水未為貧。敬祝靈椿樹,八千歲是春。
六月既望后,二豎忽來侵。日神游房櫳,夜鬼窺窗欞。疾來如水火,勢急空刀針。饑飽俱不知,魂魄將歸陰。兒女繞床泣,親鄰亦驚心。豈愿重生世,一息延至今。所望兒成立,不妨衰病臨。
我初來陽羨,百晦如云集。孩提事不知,欲泣不成泣。苦憂家計空,又愁兒難立。盡日獨籌量,終夜寒衾濕。展轉求名師,望汝詩禮習。嚴慚孟母機,教愧歐氏荻。庶幾讀父書,篇幅勞什襲。
五雜俎,乖空霓。往復還,武陵溪。不得已,守空閨。
五雜俎,錦回文。往復還,戍邊軍。不得已,要和親。
幾個鼠兒消乏。打東打西雜遝。才熄了神燈,又復嚙殘僧衲。
無法。無法。拜佛且安寶塔。
憑空剜我心頭肉,
埋入荒郊土一抔。
兄弟有情悲往返,
終教拾爾骨同歸。
暖冰融雪浸疏梅,
養住春風細細開。
相賞阿咸清到骨,
風流元自竹林來。
出沒江豚拜碧瀾,
篷窗薄暮倚闌干。
怒潮忽向天邊起,
一夜濤聲枕上寒。
海內誰當濟巨舟,十年君賦白蘋洲。謝公端為蒼生起,裴相休言綠野留。河朔未歸唐斥堠,煙沙猶蔽漢原丘。龍翔虎躍須今日,汗馬能忘西北憂。
甲士今歸橫楫舟,南交珠翠走炎洲。誰悲野哭千家是,突縱天驕萬騎留。月黑青燐搖斷磧,沙寒白骨掛荒丘。愿提壯士從公起,為挽天河洗國憂。
不覺光陰換,
經春又及秋。
薰風雛燕喜,
涼雨晚蟬愁。
物理皆如此,
人生當自謀。
榮枯千載事,
吾道豈蜉蝣。
天意自分明,
人多不肯行。
鶯花春乍暖,
風月雨初晴。
靜坐澄思慮,
閑吟樂性情。
誰能事閑氣,
浪與世人爭。
旅館寒燈夜,西風枕簟秋。
遠鐘驚客夢,細雨動鄉愁。
定性無良術,匡時乏妙籌。
擁衾常待旦,自勖企前修。
宓子鳴琴久,王猷命駕頻。龍津雙妙士,鳳渚一閒人。相顧譚心印,轉看惜鬢銀。浹旬方把臂,離別卻酸辛。
驚我空庭雀,攜來席上珍。百年分幾舄,千里聚星辰。杯酒傾懷藿,越閩嘆積薪。殷勤無以贈,擔負在洪鈞。
玄冬常送客,送客倍傷神。行李琴書重,江山氣象新。扶搖萬里月,梅柳一枝春。好俟槐花發,長驅慰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