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夕
刺史敢云樂,今非耆舊初。
香醪秋露薄,膏火曉星疎。
豈止君不足,誰能財有余。
近聞寬賦歛,明詔議虧除。
刺史敢云樂,今非耆舊初。
香醪秋露薄,膏火曉星疎。
豈止君不足,誰能財有余。
近聞寬賦歛,明詔議虧除。
刺史哪敢說自己過得安樂,如今已不是往昔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主事時的景象了。香醇的美酒如秋露般淡薄,燈燭之火伴著稀疏的曉星。豈止是您覺得不滿足,誰又能稱得上財物有余呢。最近聽聞朝廷放寬了賦稅征收,還下了明確的詔書商議減免之事。
刺史:官職名。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香醪:美酒。
膏火:燈燭之火。
寬賦歛:放寬賦稅征收。
虧除:減免。
“丙戌”為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更多背景確定。當時社會可能面臨賦稅較重等問題,百姓生活并不寬裕,詩人作為刺史,對社會現狀有所感觸,在元夕之時寫下此詩,表達對社會民生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社會現實,表達對百姓的同情和對朝廷政策的期待。其特點是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心境。
徒聞倦極但呼天,寒食凄迷淚似泉。
去日孤兒仍上冢,殢魂芳草已連阡。
鶯啼苦憶三春夢,蛙冷空沈萬井煙。
莫嘆有家歸未得,江南腸斷李龜年。
如日在天,靡國不臨。
筠雖小邦,其有不歆。
東廡西向,誰昔營之。
民昏不知,神以不懷。
遠宦非予欲,浮生如此何。
幾時俱省定,終日念漸摩。
流水嗟蓬轉,青云喜雁過。
寄書盈萬字,不似淚痕多。
鎮海樓高鎖暮煙,清愁蘭桂自媗妍。美人漫憶看花地,仙子猶傳化石年。
千里梯航求翠羽,萬金懸市購龍涎。那堪回首空腸斷,徙倚山城眺遠天。
一自烽煙銷客魂,況驚多難不堪論。鯨鯢畏是沖波險,鼓角愁兼下瀨喧。
地涌洪濤翻白晝,天搖寒浪暗黃昏。商聲蕭瑟憐孤翮,直欲排云叫帝閽。
玉露零零報早秋,涼飆初布火星流。南園詞賦俱寥落,北海賓從漫去留。
愛月每思王粲賦,懷人還上李膺舟。感時蓬鬢嗟遲暮,樽酒論文不自由。
錯盤根垡似苞桑,細細分來巧作行。且趁秋灰浮季琯,更教冬線受微陽。
卵石周圍也自佳,茅亭穩著不須奢。何心更作揚州夢,十里春風萬本花。
南坡地脈生來瘦,根垡移栽卻要肥。說與園翁須早計,莫教春事與心違。
雨中閉閣自焚香,門外詩來故故忙。夢里風騷猶遠在,卻教白日破羲皇。
梅天散帙動蕓香,誰信閒人盡日忙。不見青藜照清夜,欲將遺事問東皇。
峭石奇峰夾翠流,
竹籬鐘鼓又晴秋。
野僧匍匐瞻行色,
便道世間無此游。
啐啄之機,暫時話計。
清虛之理,不可依憑。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
東海鯉魚打一棒,陜府鐵牛兩角折。
斷鏃埋槍何處尋,我來廣武一沈吟。
英雄豎子皆塵土,落日長河自古今。
且喜清時無列燧,欲消溽暑指疏林。
匆匆驅馬荒原下,那有閑情嘆不禁。
書生上馬能殺賊,青龍岡巔箭中額。刃又及鞍以手掣,進虓虎跳退兔脫。
賊諦視之公何物,白晰臞然膊獨骨。天雄移軍東南行,賜尚方劍賜節鉞。
是時大帥新車歿,營門絕糧閉三日。慷慨灑泣繼以血,有剿無堵或迎截。
殲其精騎七頂山,前阻漢江伏當設。封疆夫豈一人事,鄖撫湖撫堅不出。
轉戰功多反被揭,遷之朔方計良失。從此秦楚蜀之交,殺賊者兇求賊吉。
主撫主款大辱國,天兵從天騎用鐵。賣卜瞽人事熒惑,赤發于頰經面折。
孤軍夜戰嵩水橋,鼓聲已死陣云熱。監軍坐擁關寧兵,距五十里遙邈秦越。
莽莽遺骸何處收,瘢痕刻劃麻衣雪。此吾公也眾肅拜,驗覈□遲斂逾月。
明主直與忠臣讎,安得明年國猶活。家中望祭空招魂,魂歸湄隱園之側。
為讀張公岳公傳,英姿颯爽動毛發。桃溪夜半月光寒,如見五明驥躍沙河闊。
洪鈞陶鑄昆吾岡,木厲遁辟山精藏。騰雷滾電揉陰陽,天神驚愕來趨蹌。
海岳為鍔日為光,星辰的爍森鋒芒。莫邪焚身干將亡,精魂幻結雙龍翔。
大江水闊磐石厚,淬礪寒光貫牛斗。團金鏤玉獻明王,曠代奇功垂不朽。
割下銀河天上水,大沛蒼生無凍餒。割去太虛云與霞,天容日月增光華。
割去泰岱嵩衡千萬山,盡教大地成良田。剸蛟截兕魑魅驚,海不揚波陸路平。
旋取人間心與膽,割去險巇留平坦。那堪終歲壁間懸,吳鉤卞匣塵埃滿。
空教簏簌燦流霞,龍藻龜文氣亦短。昨夜風雷匣中吼,千人辟易驚卻走。
天高路遠鸊鵜稀,銅花銹紫鐔龍口。嘆息抽看破牖光,飛躍神威脫吾手。
三苗蠢不恭,咨禹以眾行。有扈棄三正,于甘召六卿。吊民順天討,用律惟師貞。
南蠻外聲教,負固久不庭。羅旁十萬山,叢箐豺虎獰。要荒雜猺種,瘡痏延膏肓。
除兇敵所愾,整旅戰有名。我皇赫斯怒,詔督百粵兵。煌煌大開府,肅命揚威靈。
諸將授斧鉞,三軍搴旆旌。戈船會牂牁,甲楯下湘蒸。沉陰屯殺氣,勁飆振軍聲。
窟穴數百年,我師一鼓平。渠魁先就擒,露布馳天京。告廟宣捷音,聽愷歡皇情。
疆宇奏蕩復,嬰累授農耕。羅定與靈丘,郡縣開榛荊。筑觀示百世,銘鐘武功成。
谷蠡夙受羈,甌駱何足攖。明雅繼江漢,臣請歌南征。
淤泥肥黑稻秧青,闊蓋深流旋旋生。
擬倩湖君書版籍,水仙今佃老農耕。
鎮日鶯嬌燕懶。春色二分誰管。
曉起倚欄桿,一樹碧桃香滿。
消遣。消遣。花氣將人薰軟。
登程更已殘,夜寒生凄惻。微風淡云月,清露孤舟夕。
回看水茫茫,江影千重白。俯首一沈思,轉側愁更憶。
阿爺白發多,阿母衰顏色。臨別語殷殷,一步屢休歇。
囑兒勿思親,親側人如積。阿姊隔無多,阿妹同衾席。
阿兄將至京,有嫂能侍食。出房語復語,大母重呼入。
秋盡早制衣,寒近催刀尺。今夕兒自去,兒像留吾側。
未能同色笑,聊可慰岑寂。莫為兒女態,早定歸寧日。
當此愁思中,轉覺歡無極。人生樂莫樂,何用長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