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可茹亭
盤洲比盤谷,釣水鮮可烹。采山獨為樂,頗勝懲沸羹。
盤洲比盤谷,釣水鮮可烹。采山獨為樂,頗勝懲沸羹。
三昧酒,吃便醉,坐禪時,只瞌睡。
輕輕未可悚動渠,送上茶山渠自會。
見張三,逢李四,把得便行果靈利。
一枝春信有來由,六出飛花不相類。
到秀峰,真得地,四方老衲如云至。
跨著三門酌一杯,換卻眼睛拈卻鼻。
鐵面老禪今健否,家居道舊想安然。
飯香苦憶伊蒲饌,井冽還思甘露泉。
老人入我閩中居,如山有玉淵有珠。
老人一日出山去,崖不自靈淵亦枯。
我問天冠千眷屬,如何不留老尊宿。
飛鸞水急海天橫,一道清輝照四明。
木蛇頭帶角,古路獨橫身。
大有傍觀者,初無踏著人。
病來思自養,此去或同春。
送老須何物,窗明貝葉新。
佛子平居觀世間,皆謂圓融無雜壞。
使其應入如所觀,與奪交馳還窒閡。
我嘗行乞今示汝,要得圓成先擊碎。
一毛不立等剎塵,八面俱來無向背。
如探有無于懷中,如問可不于自己。
有無可不非外來,是中欲誰為慍喜。
佛子當持此法門,入此界中而示現。
丹山紅??為汝開,歲晚歸來金百煉。
詩人說盡山中佳,一原春色秦人家。
松自宮商竹自羽,空明樓觀溪明霞。
微言到耳萬世事,香氣熏人百種花。
同欄立盡聽吾語,蟹眼湯成催客茶。
遂愜耽幽興,披襟坐水灣。
松枯濤不作,鷗澹夢常閑。
漏月寬樵徑,吞星避釣環。
年來悲跼蹐,聊此破愁顏。
自從玉帛交殊域,一見寒盟為隱憂。
亂相方虞鄰國難,廟堂誰聽徙薪謀。
義如杞殖仍忠壯,識比申胥不怨尤。
松柏蕭蕭九原路,高名常共建溪流。
云水四方人,同居九十日。
大光明藏中,各各不相識。
月兔曉東生,日烏夜西出。
善現問瞿曇,般若波羅蜜。
殊方秋盡怯登臨,萬里屯云結歲陰。
崖壁??岈知禹績,江山割據識雄心。
滄波南下奔云急,單舸東游兩鬢侵。
漂轉十方仍作客,沉吟懷古淚沾襟。
青田東望山如藍,過嶺獨喜云腴甘。
叢林荒寒不入眼,耆舊只今多住庵。
汾陽昭對矮師叔,甘露有源梅子熟。
長年風月但平分,一日空來鼎三足。
屋頭高梧忽秋聲,老去彼此云無情。
歸山自畜長柄杓,珍重庵頭折腳鐺。
君不見昔日貴湖拋保福,苧溪溪畔曾叮囑。汝歸東海我歸山,鳥道行人難措足。
又不見無隱當年隱石師,獨傍巖阿燒栗皮。塵埃擾擾未歸客,四壁生涯說向誰。
我今不向石師住,貴湖亦非吾住處。溪邊流水自西東,巖畔栗皮任堆聚。
信腳來到五華峰,峰頭重整舊家風。為報漳泉諸道友,吉山元是福山翁。
東山東游形吊影,閉門作夏山房冷。
兩士能來共寂寥,人謂同風吾未省。
窗間一笑巖穴驚,窗外數峰清晝永。
不知祖道今安危,自撥寒灰出燒餅。
入嶺踏著披秀,恰似倒食甘蔗。前頭節節不同,未可只么掉下。
雪峰玄沙黃蘗,鼓山東禪西禪。是處波騰岳立,隨方五位三玄。
一一從頭咬嚼,要令首尾完全。云門盡頭一節,苦硬如咬生鐵。
一咬咬著舌頭,洛陽橋成兩截。普賢隱身無地,文殊倒退三千。
有問蔗作何味,附子出在西川。
丹山之松有如此,獵獵蒼髯自風雨。
是中便是無煩天,咫尺人間困蒸煮。
憐我窗軒苦未深,解枝減翠分清陰。
我初則喜久乃愧,秀潤未赴人之心。
欲爾直為臨濟樹,一道陰涼天下住。
我寧獨受焦灼休,無以枝葉為我憂。
一偈普送諸禪客,萬化門中等慈力。
門門對現沒遮攔,箭箭離弦俱中的。
因記芭蕉曾遣化,未出門時先話霸。
而今更不論親疏,收功盡在華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