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歸道出韶石訂入山不果賦詩三首奉柬兼以為別 其一
奉命臨南越,含哀返薊門。雙旌發穗水,千騎指相原。布地初成果,論因知有源。途中應計日,遙禮法王尊。
奉命臨南越,含哀返薊門。雙旌發穗水,千騎指相原。布地初成果,論因知有源。途中應計日,遙禮法王尊。
思君夜漸闌,載酒一相看。
野館含煙冷,山衣犯雪寒。
停車聊捧袂,倒屣共臨盤。
今夕山陰賞,誰知逢道安。
普親皆眷屬,隔世即相欺。
但求現在樂,不知來苦資。
牽我入三涂,楚痛受萬危。
自非慈放舍,何得命延時。
(見同書卷八二《放生篇》)
尋因途乃異,及舍趣猶并。
苦極思歸樂,樂極苦還生。
豈非罪福別,皆由封著情。
若斷有漏業,常見法身寧。
(見同書卷十一《業因部》)
公干苦沉綿,居山畏不延。
白驢迎蒯子,青牛下葛仙。
度符南灶曲,寫咒北階前。
龍行初禁火,鳥步即凌煙。
凈席三天坐,香??五帝筵。
埋沙禳疫氣,鎮石御兇年。
鬼用泥為壁,神將紙作錢。
山精愁鏡厭,野魅怯燈然。
今日揚雄宅,應堪草《太玄》。
異哉寸波中,露此橫海脊。
舉首玉簪插,忽去銀釘擲。
身大何時見,夭矯翔霹靂。
銅柱威丹徼,朱崖鎮火陬。
(見《輿地紀勝》卷一二四《瓊州》)
得錢自吃用,留著柜里重。
一日厥摩師,空得紙錢送。
死入惡道中,量(張改作“良”)由罪根重。
埋向黃泉下,妻嫁別人用。
智者好思量,為(一作“乃”)他受枷棒。
因緣茍合會(《適園叢書》本及《文獻通考·經籍考》皆作“會合”),萬里猶同鄉。
運命倘不諧,隔壁無津梁。
傳語王家子,何為不自量?
(見宋劉克莊《后邨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七《詩話續集》引康成輯《玉臺后集》)
(〖1〗劉克莊云:《玉臺后集》“中間自載其詩八首,……如《河陽店家女》長篇一首,押五十二韻,若欲與《木蘭》及『孔雀東南飛』之作方駕者。末云:『因緣……津梁。』亦佳。但木蘭始代父征伐,終潔身來歸;仲卿妻死不事二夫,二篇庶幾發乎情性,止乎禮義。店家女則異是。王嫗兒雖蓬頭歷齒,母許婿之矣,女慕鄭家郎裘馬之盛,背母而奔之,康成卒章都無譏貶,反云:『傳語王家子,何為不自量?』豈詩人之義哉!”按:《文獻通考·經籍考》摘錄后村語,僅至“亦佳”止,《全唐詩》卷二百三據以收入,缺末二句,本事亦未詳。今具錄之,以供治盛唐詩者參詳。)
九九之中干體開,華池金液自徘徊。
陰陽鼎上先光彩,鉛花??里考三才。
即知造化由人手,術正藥真神自來。
到此修時應出世,四時不用苦相催。
父子承恩日,遺榮拜職辰。
掛冠辭圣主,佩印奉嚴親。
舉代辭賢智,當朝勸孝仁。
退歸將適越,攀餞乃傾秦。(同前)。
群公酺飲,列坐水湄。
花飄翠蓋,葉覆丹帷。
俱傾圣酒,爭摛雅詩。
下國賤隸,含毫無辭。
籠虛其底,免被炎馳。
知白守黑,清黃一支。
能忌陰穢,不逾百時。
延生大道,易解難知。
清凈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為父母。
我修道來經十劫,出示閻浮厭眾苦。
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凈土。
(見《宋高僧傳》卷二四)
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
蒼顏耐風雪,奇態燦云霞。
曜日凝成錦,凌霄增壁崖。
何當余蔭照,天造洞仙家。
(見《青陽縣志·藝文志》及《九華山志》卷八)
(〖1〗《李白在安徽》云:秀華亭在九華山麓,五溪橋側,延壽寺前。亭已圮,遺址猶存。)
耕種春須了,幽人晚到家。
琴中來遠吹,竹里映殘霞。
谷鳥牽垂葉,池魚泄(疑)水花。
朝留半樽酒,細酌倚山槎。
蒼深翠淺瀑崢潺,
豈謂譏秦始愛山。
一炬咸陽機冢赤,
紫霄巍立曉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