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清曉
蒼深翠淺瀑崢潺,
豈謂譏秦始愛山。
一炬咸陽機冢赤,
紫霄巍立曉云間。
蒼深翠淺瀑崢潺,
豈謂譏秦始愛山。
一炬咸陽機冢赤,
紫霄巍立曉云間。
山林顏色深淺不一,瀑布奔騰喧鬧,誰說這是譏諷秦始皇,其實是喜愛這山巒。一把火燒了咸陽,墓冢都燒紅了,唯有紫霄峰巍峨地矗立在清晨的云霧之間。
崢潺:形容瀑布奔騰喧鬧的樣子。
譏秦:譏諷秦始皇。
一炬咸陽:指項羽火燒咸陽之事。機冢:可能指秦始皇的陵墓。
紫霄:指紫霄峰。
此詩當為后人依托之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難以確定。可能是作者在看到壯麗山川時,聯想到歷史上秦始皇的事跡以及咸陽的興衰,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懷,感慨歷史興亡。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歷史事件相結合,富有哲理和歷史感。雖為依托之作,但也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驄馬載蛾眉,明妝出帝畿。含顰辭玉闕,結恨向金微。月疑秦地鏡,云憶漢宮衣。傳書寄鴻雁,一為報龍旂。
濠梁無客更觀魚,游子行過莫問書。潮落沙痕鷗泛少,風回云影雁行疏。歸帆夜宿山前寺,從橐秋辭仗外車。俯仰此身天地內,滄洲重去帶經鋤。
潞河澄徹衛河渾,二水交流下海門。直北回看龍闕近,極東遙望蜃樓昏。孤城近水舟多泊,列戍分耕野盡屯。我有好懷無處寫,欲沽尊酒對君論。
春雪初消柳尚疏,行人揮涕問前途。忘憂已謝霜馀草,返哺空歸月下烏。歲月無情雙鬢老,乾坤有恨寸心孤。文情付與湄溪水,相送歸舟過尚湖。
欲知天意屬英奇,端為斯文待發揮。挺挺魏謨祖風烈,堂堂伏湛國光輝。久參機政儒臣貴,未到公臺物論違。丹旐東風馬鞍裊,送車誰不淚襟衣。
樓外小紅墻。墻外燈光。悄無人處見梳妝。袒臂輕紗新浴罷,帶幾分狂。檐際暗吹香。蕩盡柔腸。眼波眉角費端詳。恰似那人模樣俏,怎不思量。
送客題詩學楚歌,君歸聽竹楚山阿。蒼竿已覺逢秋勁,亂葉翻疑入夢多。月滿瀟湘初鼓瑟,風回閶闔舊鳴珂。杖藜作伴清心耳,惆悵如今鬢已皤。
關防秋暑雙蕉葉,商略時宜十兔毫。贈別不須嗔語淺,如君正復坐名高。
青郊卜筑傍溪流,菡萏香中系小舟。脫去簪紳歸畎畝,悟來□釣勝公侯。青云舊好何相厚,白雪新詩為寵留。又指湘潭問行路,一堂風月阻同游。
悵懷往事我何知,作興重來觸緒非。無地可畦家十口,蕭然相對欲誰歸。
招隱今無古小山,晨風倦翼暮飛還。青山白發人如昨,千古仙風愧莫攀。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宮才唱未知名。盡將觱篥來抄譜,先按君王玉笛聲。
寶刀匣不見,但見龍雀環。何曾斬蛟蛇,亦未切瑯玕。胡為穿窬輩,見之要領寒。吾刀不汝問,有愧在其肝。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湛然如古井,終歲不復瀾。不憂無所用,憂在用者難。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長嘆。我老眾所易,屢遭非意干。惟有王玄通,階庭秀芝蘭。知子后必大,故擇刀所便。屠狗非不用,一歲六七刓。欲試百鍊剛,要須更泥蟠。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出塞涕沾襟,遙望陰山陰。舊寵漢宮薄,新恩邊地深。紫騮涉長道,黃鵠寄哀音。千載琵琶曲,誰明去住心。
有美清揚婉且閑,橫云吐月斗彎環。平生不識張京兆,卻對妝臺寫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