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
側聽弦歌宰,文書游夏徒。
故園欣賞竹,為邑幸來蘇。
華省曾聯事,仙舟復與俱。
欲知臨泛久,荷露漸成珠。
側聽弦歌宰,文書游夏徒。
故園欣賞竹,為邑幸來蘇。
華省曾聯事,仙舟復與俱。
欲知臨泛久,荷露漸成珠。
在一旁聆聽著如弦歌般治理百姓的盧明府,他就像子游、子夏一樣有才華。他在故鄉喜愛賞竹,到這里任職讓百姓有幸得到休養生息。他曾在尚書省與大家共事,如今又一同乘舟游玩。要知道我們在水上游玩了很久,荷葉上的露水都漸漸凝結成珠子了。
弦歌宰:指盧明府,用孔子弟子子游為武城宰,以弦歌治邑的典故,贊譽盧明府善于治理地方。
游夏:指孔子的弟子子游和子夏,他們以文學著稱,這里用來形容盧明府有才華。
來蘇:出自《尚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表示百姓從疾苦中獲得休養生息。
華省:指尚書省。
仙舟:典出《后漢書·郭太傳》,后常用來比喻與友人同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與盧明府、張郎中在早秋時節于海亭宴游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與友人相聚,在游玩中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聚會的喜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盧明府的才華和治理能力,同時記錄與友人的宴游之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詩歌創作風貌。
為別三年久,相逢疑夢中。酒杯殊款曲,行李暫從容。開口花同笑,歸心水共東。雁來正寒月,鸰去又西風。
苦吟長吉似秋蟬,老米名顛筆不顛。墨沈精魂疑未散,冷香殘燼話前緣。
頗識良工心獨蘇,碧云樓閣青蓮宇。如此才華竟安補。奈何許。離騷大雅難同趣。漱玉花簾今勝古,武林十里城東路。散朗神情天付與。驚人句,分明月底修簫譜。
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浮云。扢嘉壇,椒蘭房。璧玉精,垂華光。益意年,美始興。交于神,若有承。廣宣延,咸畢觴。靈輿位,偃蹇驤。卉汨臚,析奚遺。淫淥澤,淫然歸。
僅從乾道歲,重創越王臺。粉榜猶馀墨,丹楹已上煤。舊游人欲厭,今日我方來。老范碑無恙,從頭讀一回。
別人楊柳別人花,自對春風感物華。陌上最憐芳草色,王孫多是不還家。
滿目河山感慨多,葉飛如雨水增波。丹楓白雁生秋興,紫蟹黃花共醉歌。頭戴南冠長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登高能賦知無益,和汝題糕且一哦。
慘淡青山落葉多,海門無日不風波。登高易灑新亭淚,送客愁聞易水歌。東漢遺民推管邴,南期才子重陰何。千秋未覺風流絕,爛熳憐君日醉哦。
夏日經行處,時聞啼鳥聲。
桐馀幾枝白,秧刺半田青。
雜樹團清蔭,來牟報小成。
虛堂共僧話,相對兩忘情。
曉色侵人已細微,早寒真欲詠無衣。
蕭蕭病葉驚風墮,冉冉昏鴉帶雪歸。
卓筆且從臨草韻,提壺誰為款柴扉。
故人多在經年別,歲晚方嗟聚晤稀。
春岡好春岡,春岡吾愛之。
一名為春臺,陽德鎮熙熙。
春生變秋殺,仁義貴兼資。
目君去之矣,寧不令人思?
廷尉天下平,平心君莫疑。
圣主具一德,皋陶在唐虞。
精衛填滄海,銜石不辭勞;
杜鵑思故國,啼血長自號。
古來奇杰士,志氣與天高。
仲連恥帝秦,正平辱罵曹。
片語奪狂魄,萬古稱人豪。
生非重泰山,死非輕鴻毛。
嘆息此風靡,涕泣沾衣袍。
涼意蘇殘夢,催兒起問涂。功名數前輩,術業舊原夫。漫觸煙樓破,應先老驥驅。蠲痾吾有待,端不倚岐盧。
年事真無賴,官曹已憚煩。兒堪付門戶,吾粗有田園。游舊因相問,襟懷為細論。此心歸隱計,日日受風幡。
食口幾鵝雁,田收問菜麻。寧堪再攬減,又抱兩嘔鴉。投老憐漂泊,何時了貸賒。終慚陶靖節,歸不計生涯。
翰林憶昔詠孤芳,自合移根向玉堂。
貴客親陪天女手,侍臣應帶御爐香。
花前未許退之醉,江上空嗟子美狂。
一夜殷紅飄落盡,不堪寂寞對霞觴。
五十五秋前,無聞愧昔賢。將過稱艾日,未及象蓍年。學易徒為爾,知非尚未然。杖家吾不敢,親在即神仙。
皇天眷老親,八十一年人。孺慕今方始,兒啼日以新。松枝宜晚歲,萱草更長春。為壽吾何敢,劬勞念此辰。
春水如天,春山如笑,春煙低罨春城。三春好鳥,春樹變春聲。有女懷春如醉,驚春夢、不斷春情。春功起,春牛打碎,春令屬春卿。
問春春不語,春來春往,多少春程。愛春帆細雨,春草青青。難買春宵一刻,尋春去、春滿春明。題春句,春花春月,春色太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