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暠副寺
衲僧之勇惟法戰,鐵作渾身猶百煉。
不知誰是取讎家,直入南方行一轉。
上門上戶眼如鈴,有么有么機如電。
剔起便行何處尋,聲前句后新羅箭。
衲僧之勇惟法戰,鐵作渾身猶百煉。
不知誰是取讎家,直入南方行一轉。
上門上戶眼如鈴,有么有么機如電。
剔起便行何處尋,聲前句后新羅箭。
僧人最大的勇氣在于進行佛法的修行和辯論,即便渾身如鋼鐵般也要經歷百般磨煉。不知誰是引發修行挑戰的對手,徑直前往南方游歷一番。挨家挨戶去參訪時目光敏銳如鈴,問‘有么有么’時反應如閃電般迅速。一旦有所領悟便起身離去難以尋覓蹤跡,言語前后的禪機如同新羅的箭般迅疾難測。
衲僧:僧人,因僧人穿衲衣,故稱。
法戰:指在佛法修行、辯論等方面的較量。
取讎家:引發修行挑戰、對手等意思。讎,同‘仇’。
機如電:反應像閃電一樣快。
聲前句后:指言語前后蘊含的禪機。
新羅箭:新羅是古代朝鮮半島國家,這里用新羅箭形容禪機迅疾難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在古代佛教興盛時期,僧人之間常有佛法交流、參訪修行等活動。作者可能是有感于僧人勇猛的修行精神,創作此詩以鼓勵和宣揚這種修行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僧人在佛法修行中的勇猛精神。其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佛法內涵。在佛教文學中,此類作品有助于宣揚佛法理念,激勵修行者。
盡斂千眉入酢罌,眉尖有事也分明。
東陵雞漫催人起,陽羨鵝容載我行。
乍喜青天遮兩眼,喚誰白日打三更。
南鄰酒伴差相識,鶴頸截來短亦鳴。
五仙門外海連天
色爛牟尼石一拳
萬里風煙藏佛骨
六時梵唄到樓船
半空尚挾魚龍氣
照夜常疑日月懸
食采元臣肅遺像
禺山俎豆自年年
杯泛寒姿菊有英,
燕飛蝶舞似春城。
山椒子結金鈴小,
調出香螺軟玉羹。
志乘英靈瑣屑求,
豈其落筆定陽秋?
百年子姓殷勤意,
忍說挑燈為應酬。
新耕入亂峰,豺虎留不得。
菽麥未全收,山田紛五色。
老農貪地利,垂死竭筋力。
登高呼亞旅,裹糧若游食。
剪辟窮其巔,近天猶未息。
朝來雨膏足,播種任滋殖。
阡陌小區分,居然成典則。
倦歸臥茅屋,仰視開胸臆。
舊日眼中山,相看那復識。
岡陵自嘲笑,懷寶招殘賊。
面目全失真,徒勞金翠飾。
浩蕩孤飛迥,從容萬敵麾。仕方覘命達,清已畏人知。白璧泥涂近,朱弦雅奏遲。春風江海思,蕭艾故離離。
萬里秦中役,前年渝上官。長才淪判牘,多病促歸鞍。山雨孤墳暝,江風十月寒。蕭條前輩遠,雙淚落汍瀾。
文章雖滿腹,不如一囊錢。昔賢抱孤憤,今古同憂煎。男兒墮地坎壈纏,三十不鳴如暗蟬。莫言富貴與神仙,但求一飽私自憐。仲孺未免慚兒女,袁安竊恐妨高眠。侏儒笑汝饑欲死,仰屋著書誰與傳。
不記東堂清寂時,
卻煩兒輩作青詞。
弇州鬻餅真佳喻,
何處王韋少作詩。
魚龍酣斗捲晴虹,
萬里梯航一繞通。
黑水誰尋神禹績,
瀘江今說漢時功。
神留六詔乾坤外,
祠枕層巒日月中。
獨倚危欄悲鼎足,
猿啼花笑夕陽紅。
舊時書舍幾經遷
翠柏修篁引客憐
人去蝶回渾是夢
僧歸花落已多年
茶廚不認避煙鶴
竹徑猶存映月川
一片紅塵何處洗
南華此日有新篇
日高睡足猶慵起,小閣重衾不怕寒。
遺愛寺鐘欹枕聽,香爐峰雪撥簾看。
匡廬便是逃名地,司馬仍為送老官。
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何獨在長安。
平生鄧夫子,文墨晚相依。臺閣佳聲在,湖湘爽氣歸。詩誇束筍密,發嘆耨苗稀。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璣。
雄深張子句,山水發天光。黃鵠愁嚴道,玄龜困呂梁。愛君豪穎脫,嗟我病傖囊。驥尾何當附,西風萬里長。
蔡侯南國秀,經緯耿昭回。文史蛙生甑,風云蟄起隈。吾君求助意,之子為時來。萬縷防秋費,何如一士才。
高堂置書幾,連幕與云齊。暑服猶便葛,秋槃已饤梨。官醪聊足醉,古錦不成題。空對燈花喜,重城隔夜閨。
輟直讎書館,聯裾校藝場。騰驤來萬匹,挺拔出千章。直釣何妨得,餐風未必香。搜才賴公等,要助俗成康。
憶臥蓬萊閣,同聽午唱雞。星辰望天北,簪組隔城西。幾日宣魚鑰,長驅響月題。更憑催鄧子,要剸玉如泥。
風云日夕改,秋氣襲堂闈。映葉無蜩響,依叢有蝶歸。官壺催賜酎,鄰杵急成衣。留滯真何補,莼鱸興又違。
氣入中秋勁,更傳午夜長。青燈蛾舞急,白月雁啼涼。羈旅生來慣,淹留久卻忘。吟詩酬鄧子,畢昴出東方。
前世諸生選,平居數路開。鄉閭自相與,巖穴亦時來。射雉空亡矢,為蛇更奪杯。千金曾市骨,聊用作龍媒。
莫謂天涯遠,而令問訊疏。
易成三載別,難得一行書。
愛我容兄事,論文感索居。
暮云千里合,雕眼倦應舒。
嵩少名山勝,君今杖策游。
紀程詩卷富,題字古崖秋。
風月梁園美,關河越客愁。
垂虹秋色好,我亦旅人儔。
瞿曇共命偏調達,
盛憲長年送孔融。
為遣汾陽營李白,
徒教夢得誚桃紅。
山頭鷹眼留匡術,
郿塢人膏染蔡邕。
宰噽病原依伍員,
文淵傲不怨梁松。
俎膾飛沉竹肉喧,
侍郎十日敞清尊。
東南不可無斯樂,
濡筆親題第四園。